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仓库的第一个买家元朗站首次亮相。(人民网许/照片)

中国城市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无疑是存量的更新。城市更新的背后是人的构成和个体生活的更新,而核心是文化发展模式。

近日,位于北京第四使馆区的“元朗站”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在保留北京纺织仓库现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整个园区在艺术上进行了升级,在商业形式上进行了调整,成为朝阳区乃至北京新的生态国际文化区。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据资料显示,位于朝阳区半坂塔路53号的元朗站原是北京的一个纺织仓库,建于20世纪60年代。他曾在北京纺织局工作,长期负责北京纺织工业系统原材料的规划、分配、供应和储存。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统一供应军需物资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项目北接巴河,南接河,西接公园。它占地203亩,有专门的铁路线。完全保留了30个仓库和2.23公里的产权铁路。仓库里的建筑宽敞而高大,工业遗产充满魅力。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如何通过改造的方式来振兴北京的纺织仓库,让这座经过多年磨砺的老厂房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设计师们的新课题。

据元朗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解除非资本职能”的背景下,类似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运作发展,努力改善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元朗站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中,首先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朝阳区60周年,并开展了“文化驱动的城市更新”大型图片展。与全国老厂保护利用和城市文化发展联盟携手,以“人”为中心,以灞河为线索,通过老照片和照片资料,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三镇一河”。负责人说,他希望用记录时间的老照片展示项目改造前后的文化背景。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此外,主办单位还与全国旧厂房保护利用和城市文化发展联盟携手,共同举办2018中欧城市更新国际交流论坛。来自西班牙毕尔巴鄂、伦敦大学、荷兰和中国的城市更新和公共文化运作领域的专家应邀就城市文化项目的运作、中国和欧洲在城市更新项目方面的经验交流、未来的城市更新模式以及文化如何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等主题发表精彩演讲并进行论坛交流。通过国内外旧城改造成功案例和经验的流动,为类似旧城改造带来新的思考和探索。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一系列名为“向旧时代致敬,创造新生活”的文化活动。人民网许/照片)

据记者了解,改造后的元朗站项目将在运营上搭建起一座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借鉴欧洲成熟国家城市更新的经验,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现高品质文化驱动下的城市更新。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元朗站背后深厚的工业底蕴是该项目的巨大优势。因此,未来的元朗站将不仅定位为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和教育营地,还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艺术与创新设计生态、体育文化等共享的空空间。与此同时,创新的形式,如设计师定居点和共享文化公寓将被创造出来

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据了解,符江公园第四期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放,预计第五期将于明年春天竣工。届时,符江公园总面积将达到517公顷,几乎是朝阳公园面积的两倍,仅次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五环路第一个生态能源核心。业内人士预测,该项目未来将成为集文化、艺术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更新项目,具有示范参考价值。

标题:存量更新时代的样板:从旧仓库到国际文化交流桥梁的蜕变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