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成为推动中国城乡大变革的杠杆,以产权改革为起点成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无论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立,还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立,强化制度供给的改革思路在农村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本期“网上评论员”邀请《浙江日报》的评论员与您一起思考制度建设如何在农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编辑

农村土地、房屋和集体资产通常被称为“睡眠资源”。有房子和土地,但它们不能像城市里的人一样抵押;村集体资产挂着自己的名字,但它们是无形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何激活发展基因,真正走向共同富裕?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制度层面对农村资源的利用做了全面部署。“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由金融机构依法融资担保”“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和使用权分离”“加快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一号文件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广大农村看到了进一步振兴资源的希望。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事实上,许多这些突破性的改革已经在浙江开花结果。例如,2015年,“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枪”让浙江省德清县洛社镇沙村村民尝到了甜头,集体经济权益价值飙升45%;三年前,义乌农民获得了中国第一笔住房抵押贷款,现在他们已经发放了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占中国试点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浙江的农村集体资产确认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超过3500万农民已经成为股东...唤醒资源,让浙江农民有更多机会获得金融支持,换取更多资源投资新业态,享受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资产溢价,使浙江成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不难理解为什么本轮农村振兴、产权制度的完善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被视为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沧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里,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入城农民的土地和集体经济权益怎么能不沉睡,资源怎么能更好地流动?需要改革指导;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为农村找到真正的内生动力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有利于提高农村发展的动能,有利于农村按下现代化的“快进按钮”。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资源更好地流动是令人兴奋的,但农民的合法权益绝不能受到损害。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具体过程中坚持底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加强监督和监督,防止改革措施发生变化。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风险基金,保障农民违约后优先赎回权;当武汉市黄陂区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出让后,那些只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不得退出。这不仅激活了资源,也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了一个“安全阀”。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举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如果我们能继续激活农村地区的资源要素,农村振兴将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决定了改革必须谨慎,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需要一起推进。目前,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扩展到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浙江省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也承担了大量的探索任务,形成了许多经过实践检验、值得复制和推广的基层创新。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坚持中国改革从试点到普及的传统优势,循序渐进,土地改革必将为农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而“沉睡的资源”必将在田野中焕发生机。

标题: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连线评论员)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