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1字,读完约6分钟

“尽管中国钢铁企业占据了全球10大钢铁企业的一半以上,但它们都不能被称为‘跨国公司’。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程度低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控制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和能力。核心是缺乏管理创新能力。” 近日,十八大代表、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成为十八大的关键词。无论从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来看,还是从钢铁工业本身的发展来看,都有必要充分认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徐乐江坦言,中国钢铁业面临多重困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突破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将为宝钢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经济周刊:你认为十八大将对包括宝钢在内的钢铁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徐乐江: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次盛会,将为宝钢这一巨型钢船注入新的动力! 我们将抓住“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抓住中国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宝钢30年来在技术、管理、服务、品牌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品+规模”战略,科学发展,做强做大。我们坚信,中国将能够从一个“钢铁大国”转变为一个“钢铁强国”。 钢铁业必须跨越三个障碍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国内钢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自去年9月以来,它甚至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你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 徐乐江:经过近1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一方面,产能过剩仍在加剧,另一方面,需求增长明显放缓。低利润管理是钢铁产业升级的必然和必要。如果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钢铁行业的这种“隐痛”很可能会成为制约下游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钢铁行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紧紧跟随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下游制造业的升级和转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突破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这条突破之路上,有三个关口需要完全突破。 第一步是平衡发展模式。长期的粗放型发展使中国钢铁工业在规模扩张模式、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资源供需等方面出现了不平衡。制约了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持。第二关是国际发展。虽然中国钢铁企业占世界前十大钢铁企业的一半以上,但包括宝钢在内的中国大型钢铁企业都不能称为“跨国公司”。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弱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控制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和能力,核心是缺乏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必将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强大支撑。第三关是资源和环境的两难。资源和环境是中国钢铁工业重生的高门槛。中国钢铁工业贡献了世界产量的45%,但影响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方向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很少。这是中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的典型症状。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中国钢铁工业摆脱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新支点。 制造与服务并重是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周刊:宝钢将如何应对这一行业困境? 徐乐江:目前,钢铁企业所处的环境可谓“极度寒冷”,但在这种极度寒冷的环境下,宝钢已经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近年来,宝钢一直在寻求突破。 2010年,宝钢制定了新一轮发展规划,并再次调整了发展理念。“技术领先”、“服务第一”、“数字化”、“环境管理”、“产融结合”成为宝钢战略发展的五个关键词。目前,宝钢正在编制2013-2018年发展规划。 推进“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世界”的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从“钢铁到材料”是宝钢未来业务的延伸,也表明了我们对传统钢铁业务的坚定态度。“从制造到服务”将宝钢的未来定位为服务型企业。我们认为,从纯钢铁制造向制造和服务并重的商业模式转变是未来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是商业领域的拓展,也是商业视野的拓宽。 中国经济周刊:宝钢在主营业务布局和公司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准备或具体工作? 徐乐江:五年来,我们主要钢铁行业实现了规模跨越和布局优化。宝钢实现了从“卓越产品战略”到“卓越产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使市场控制由规模变强,市场导向由卓越产品变强。在实施规模战略中,宝钢跳出了追求单产量扩张的窠臼。我们着眼于国内“两角一面”(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北边疆)的规划布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布子下棋。 2007年,宝钢收购八一钢铁(600581);2008年,宝钢对广东钢铁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并以广东钢铁集团为平台,进一步推进湛江项目的实施;2009年初,宝钢收购了宁波钢铁的股权;2010年,宝钢成功收购福建民营不锈钢企业德胜不锈钢;2011年,宝钢重组韶钢。到目前为止,宝钢已经基本实现了一年的并购,并初步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宝钢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为首批开展董事会规范化试点工作的中央企业。宝钢董事会采用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结构,这是中央企业中第一个拥有全部外部董事和半数以上外部董事的董事会。在实践中,公司治理运行体系明确了SASAC、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位置,建立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协调运行、有效制衡的机制。 中国经济周刊:世界已经进入绿色钢铁时代。宝钢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徐乐江:宝钢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环境管理”战略,即创新经营模式,将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走低碳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 2010年后,宝钢将“环境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渗透到采购、生产、营销、R&D等各个领域,在“环境管理”的指导下培育宝钢未来的竞争力。目前,宝钢正围绕“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发展生态设计、开发环保产品”、“整合环境技术、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三大任务,推进“环境管理”战略的实施。 鉴于资源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宝钢率先提出并实施了行业环境管理战略,并向全社会正式发布了《绿色宣言》和《产品环境声明》。 同时,宝钢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其主要循环经济指标在国际同类型钢铁企业中达到一流水平,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领导者。

标题:十八大代表徐乐江:创新是钢铁业突围的唯一路径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