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30字,读完约11分钟

十八大的闭幕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一系列的任务和工作要做。其中,经济转型和民生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中国金融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发展。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消费投资是推动工业经济的关键

众所周知,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吸取了深刻的教训。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可以说,这是金融的基础。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光伏产业中,美国进行了双重模仿并提高了税收,这使得中国的光伏产业岌岌可危。超过2000亿的银行贷款处于不良资产的边缘。光伏产业也是一个实体,所以我们进一步思考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路在何方?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民生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这是生存的问题。2000年,中国解决了小康社会的温饱问题。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更多生产和服务的最终出路在哪里?消费。中国人的消费正在经历一个升级过程,即向生活和交通升级。虽然食品、服装和食品已经是买方市场,产品供大于求,但我们在住房和交通方面仍然处于短缺经济,供大于求。有人说中国缺乏有效的消费需求,但我们错了!中国缺乏有效的消费供给。短缺是什么?住房、医疗、道路、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等。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任何工业生产线都不能像我们刚才谈到的那样忽上忽下。然而,原材料、设备和零件必须从工业生产线上下来,机会和机制是投资。因此,我们必须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以便有效地推动工业经济。我们称这些投资为消费者投资,因此,它们创造了消费者和消费条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了中国的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49.9%。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加快消费投资,不创造消费对象和条件,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难以升级,我们的经济转型也将无法实现。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由此,我想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可以说,为了解决住房和交通问题,投资主要是在城镇进行的,所以这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如果中国经济想要在未来转型,它将从工业促进转向城市化促进。如果我们使用特定的物品,我们将从关注食物和衣服转向关注住房需求。理清这一主线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转型非常重要。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城乡居民的资产是主战场

金融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工业经济时期,我国的金融主要是机构金融,服务于各种工业经济机构,因此相应的产品主要是贷款。当走向城市化时,你会发现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对象,即城市居民及其家庭。这将是整个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单纯的向城镇居民及其家庭发放贷款已不再可行。截至今年10月,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约40万亿元。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城乡居民金融资产超过1000亿元,这是真正的主战场。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转型中,金融转型必须充分考虑城乡居民金融资产的这一部分,甚至是其持续增长。考虑到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和城乡居民各种金融服务的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机制重构应运而生。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制定了经济领域的重大政策。我注意到几个方面的亮点:

首先,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而言,长期改善扭转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下降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长期得到改善,中国的经济稳定和进步有了基础。这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所以这个基本判断非常重要。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长期改善并不意味着只有十年甚至更长。因此,这样的大形势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一系列挑战。因此,这一判断为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奠定了基础。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二,我刚才提到的是民生工程和消费投资。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十八大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问题,有必要增加消费投资,这一方面创造了消费对象,另一方面也创造了消费条件。因此,今后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发挥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个角色非常重要,不像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投资太高。事实上,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消费投资解决了民生问题。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三年五年内完成。这方面的建设需要增加消费投资,这是保证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民生工程的根本措施。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三个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明年仍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要注意完善的程度。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要增加社会融资的总规模。有趣的是,这一次,没有简单的建议,例如,m2的增长率,例如,新贷款的增长率,使用了社会融资的总规模,并且在社会融资的总规模后面紧接着有一个短语来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这里面有深刻的含义。融资的总规模不仅包括我们所说的贷款,还包括直接融资提供的各种金融工具所带来的资金。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总基调的确定意味着中国应该彻底解决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长期错配下的问题。中国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的调整、改革和创新是应有的含义,但无论金融体系如何改革和创新,都有一条线,你必须保持底线。它不是以金融服务收费高和各种金融机构收入大幅增长为前提,而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作为衡量金融服务效率的基点。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这样的亮点可以说是揭示了金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方向。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衡量金融,应该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条件和质量为基本标准。这不是简单地根据金融机构的收入和收益水平来判断,而是中国的金融。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的金融应该为中国的经济服务。谈到改革,中国金融应该改革的内容很多。我将谈到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彻底改革。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超过80%的资产是在海外准备的。相比之下,美元是一种国际货币,美联储90%以上的资产配置在美国。我们需要确立一个基本角色,而央行的监管非常重要。然而,央行在国内资产配置中严重缺乏可控资产。就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而言,任何时候可供国内监管的资产都不到总资产的10%。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有效的宏观调控,无论我们如何谈论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在资本账户中开设金融交易账户,中国的金融改革将会是什么样的改革;如果没有这样的宏观调控背景,又如何进行呢?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改革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

今天的经济不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今天的金融也不再是自由放任的金融。在这样一个有效的监管背景下,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有效的改革可以促进金融的发展,改革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例如,必须将国内和地方业务转变为国际业务,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如果发展停止,恐怕这些问题不仅会得到解决,而且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将来解决它们的成本会更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首先,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央行50%至80%的资产配置在海外。根据这一概念,事实上,中央银行监管国内金融的能力已经严重降低。目前,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但80%的资产配置在国外。美联储90%的资产都配置在中国,两者之间的反差显而易见。要提高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就必须改善资产结构。为什么80%以上应该部署在海外?因为中央银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作为一个政府机构,中央银行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2005年后,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和个人持有美元的意愿逐渐降低,大量美元被出售给央行。如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不愿意持有美元,中国外贸企业将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当然,这也与中国借贷资本出口缓慢有关,所以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问题,并且总的趋势将是逐渐减少。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央银行使用了很多行政手段来调控,这也是最后的手段。由于其资产能力太差,无法用资产控制金融运行。截至2011年底,中国的银行资产已达113万亿元,而央行的可用资产只有6000多亿元。如何控制113万亿元和6000多亿元?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利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不仅包括中央银行和存贷款利率系统,还包括证券发行、外币存贷款和各种金融产品交易的利率系统,其中重点是存款利率,其他都是以它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存款利率制度的改革。以居民为例。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居民仍在储蓄大量的钱。为什么?因为居民没有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有人认为这是垄断造成的。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有100多家银行,这种情况仍然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拥有卖家的优势。目前,最重要的是开发各种存款替代品,它们不仅种类多,而且规模大。如果规模不够大,就无法取代它。今年6月以后,央行实施了浮动利率调整,这有利于挑动原有的存贷款利率格局,但市场机制形成的利率并不能通过行政机制得到改善。市场问题只能通过市场机制改革来解决。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三,改变以机构监管为重点的分业管理体制。各种金融机制是相互替代的机制。如果我们仍然坚持分开监管,我们实际上将把金融机制分成几部分。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效率。最后,中国的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以及化解风险的能力将大大降低。如何改变它?首先,要改变以机构监管和职能监管或业务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体制。哪个部门的工作应该由哪个部门监督。制度监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控制。因为很容易控制行政机构,这种模式不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四,改革被批评的审批制度。中国有很多种公司债券。这些债券是由公司发行的。信息应公开披露,风险低于贷款风险。它们也是标准化产品,可以交易。贷款不需要行政审批,但是为什么这些公司需要行政审批来发行债券呢?在审批过程中,会有很多寻租现象。因此,要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前一段时间,有人问是否要进行审判。我认为这一提法不够准确,而且试验范围很广。审判应该是真实的。中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应该审查,而在于是否应该批准。事实上,它以试验的名义强调下列批次。以股票为例,中国哪些上市公司符合《公司法》或以前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所有上市公司都远高于这一条件,因为和尚太多,粥太少。如果不改革这个问题,中国的间接融资模式就无法改变。由此可见,近十年来直接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显然不符合金融发展的大趋势。

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五,中国金融国际化。中国金融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不是因为中国金融机构的能力强大,而是因为我们仍然躲在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没有在国际浪潮中战斗。然而,中国的金融业不可能永远躲在避风港里。我们必须出去。随着资本的输出,金融机构必须跟上,因此有必要加快国际金融运作团队的形成过程。如果这个团队没有形成,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就是空的一句话。

标题:王国刚: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