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9字,读完约9分钟
企业年金总收入稳定。从2005年8月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确定以来,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和运营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截至去年底,已有4.49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1.5777亿职工参保,累计资金达到3570亿元。这三项指标分别增加了20900元、677万元和2890亿元。特别是在基金规模增长方面,在市场化运作实施前的15年里,累计基金680亿元,年均增长45亿元。在这七年中,年均增长达到580亿元,三年的增长超过了前15年的总和。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自2007年进行回报率统计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除了2008年和2011年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外,其他三年都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率,2008年的投资回报率为-0.83%,2011年为-0.78%。这引起了客户和受益人的关注,也引起了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仍达到8.87%的平均水平,比同期3.71%的通胀率高出5.16%。应该说总体回报是好的,这正好证明了企业年金投资需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只有避免短期行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我们才能获得稳定的高回报。当然,具体到不同的投资经理和不同的企业年金计划,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超过3%,有的低于-7%。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表明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管理机构自身的努力和投资绩效仍有很大的调整和提高。因此,对于投资回报率较低的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基金监管与企业年金研讨会上要求尽快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在自主努力和市场形势向有利于提高收益方向发展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明显提高,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3.8%,明显好于去年。
企业年金市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积极支持。中央“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提出了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将事业单位试行职业年金作为重要配套文件。我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份文件的意义:首先,它借鉴了企业年金的一些做法。建立职业年金是指实行职业年金。根据公共机构的特点,有一些不同的变化。但在投资和运营方面,基本上是指职业年金的实践,这说明职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为职业年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充分肯定了职业年金制度。二是相关部门参与了该文件的制定。协调和磨合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思想和理解的过程。与企业年金第20号令相比,各部门的共识明显增加。第三,职位级别高。该文件是国家层面第一个专门的年金工作方法,其实施将对企业年金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当前,企业年金工作的总体目标,应该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稳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投资收益。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制定一个集体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发布了一份特别文件,批准了38项集体计划。下一步,它将制定一些集体计划。现在一些机构已经相继申请集体计划。通过这一措施,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还可以实现集约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利润。因此,不仅中小企业要基本参与集体计划,而且要倡导、引导和支持大企业参与集体计划。
二是研究和建立养老产品。作为对企业年金集体计划的回应,这两个计划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投资经理建立养老金产品,减少计划的组合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即前有集体计划,后有集体产品。据我们所知,截至2011年底,共有基金超过21,600亿元,投资组合只有914个,企业年金基金超过3,500亿元,投资组合已达1,880个。要建立一个投资组合,没有必要有一个基金经理。一名基金经理可能管理几个投资组合,但不排除一些大型计划由一名基金经理负责。过多的投资组合将导致运营和管理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计划投资组合数量的增加,机构投资将大幅增加,这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还会影响投资管理水平和绩效,因为基金经理很难管理太多的投资组合,这对各方面都不利。因此,我们
第三,研究拓展投资渠道。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11号令,我们正与第三委员会协调,研究将近年来投资风险较小、市场表现较好的一些投资产品纳入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扩大空客户和投资经理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回报。
第四,加强部门引导和市场引导。近年来,我们特别重视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注重服务质量,既追求相对回报,又确保绝对回报。过去,我们对绝对回报的保证不够重视。从投资回报相对较低的年度表现来看,我们很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即不应该有负回报,原则上应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回报。在这个问题上,我在公开交易中多次提到,我们设计了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聚集了如此多的专业人士,如果投资收益跟不上同期的银行存款,我们就无法向客户、受益人甚至社会解释。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考虑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方式,如增加披露内容、扩大披露范围、增加披露频率等。目的是提高机构间的可比性,促进机构间的有序竞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广泛听取意见,各机构的意见很不一样。有些机构认为披露应该更具体、更频繁,但有些机构甚至要求不披露或减少披露的内容,这是很不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会在积极听取意见后做出决定。总的方向是加强信息披露,特别是机构的投资收益。虽然它不能完全反映机构的投资指标和绩效,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使我们的员工、受益人乃至社会能够更多地了解各种机构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比较和选择,同时,它也是对机构的一种促进和提升,也有助于企业和员工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信息,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和监督。
为追求双赢,促进企业年金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有三项任务:一是积极与相关方创造条件,更好地推动企业年金发展。例如,与相关方合作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及时跟进市场,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促进年金业务健康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下一步是改进和调整不合适的政策。不要对大政策的内容寄予厚望,因为政策应该有一个稳定的时期,而频繁的变化实际上是不利于工作的。第三,加强监管,提高监管能力。就基金监管部门而言,监管力度还比较弱,专业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管理机构的调查和现场检查,提高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管理机构的工作也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从自身做起,培育良好的企业年金市场环境。诚实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通病。在一个缺乏诚信机制的社会,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从自己的岗位和行业出发,通过坚持诚信来影响和推动他人提高诚信。就像平时过马路一样。有些人习惯于不顾起码的社会道德和交通知识闯红灯。他们认为如果这么多人不等待,他们在等待的时候会遭受痛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等待。如果企业年金市场以这种心态运作,信用机制和市场文化将永远无法建立。事实上,闯红灯不仅贬低了一个人的社会形象,还包含风险。我们的企业年金运营也是如此。第二,通过公平竞争和积极进取,进一步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吸引更多企业建立服务优质、投资回报更高的年金制度。这非常重要。每个市场机构本身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宣传,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建立了年金制度的企业来说,通过管理机构的高效运作和优质服务,企业会进一步认可企业年金制度,积极支持和选择你。对于尚未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吸引和推动。三是高度负责年金业务和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赢得客户信任,提高社会认知度。
对于客户,即广大的企业和员工,应该采取什么积极的措施?一方面,要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不要专门干预管理机构的经营行为,因为企业毕竟不能像管理机构那样专业化。企业可以总结并提出建议,但具体的投资操作应以专业机构为基础。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合理配置资产,适度调整投资策略,争取最大回报。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企业年金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开放的,我们要深刻理解政策精神。对于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原则上应参与集体计划,资本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应过于分散,即应形成集约化经营,使经营管理成本最小化。
另外,要公开、公平地进行管理机构的招投标等市场行为,不搞违约,更不要走过场。我们应该尽量从方便工作的角度多思考问题,避免社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对每一个管理机构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监督,还要有一定的忍耐力,这样才能在压力下勤奋地投资和经营,同时冷静地工作,为客户提供越来越好的服务。
标题:人社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 企业年金进入平稳发展期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