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7字,读完约6分钟
十年前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合并。十年后的今天,这个看不见的概念为公众所熟悉,生动的并购不断涌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名为“M&A协会”的组织。不久前,在中华全国M&A协会(中国M&A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聚焦于其创始人王伟。
" 2002年是M&A在中国的第一年!"这是王伟在2001年底匆忙发表的一篇文章。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时代正在到来。“即使中国不动,整个世界的潮流也会进入并打开中国的M&A市场。”
王伟是第一个回到中国证券业的归国医生。当时,“M&A”在中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经过十年的努力,M&A协会早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金字招牌,在经济大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北京朝阳区建国路中国贸易中心,王伟端着一杯绿茶和一把转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奔向M&A市场
王伟被媒体称为“中国M&A之父”。在早期,这主要包含嘲笑。现在,“中国M&A之父”这句话对它的成就充满了敬意。
“M&A之父不能说,但我认为我是M&A在中国的第一个倡导者,这更合适。”王伟说道。
“并购”一词最早出现在王伟身上。1993年至1994年,南方证券成立了企业并购部。他对“合并”一词不满意,将其改为“合并”。当时,中国人并不重视“并购”,而是更注重“关停并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王伟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在中国推动“并购”。
像所有商会一样,M&A协会经常被问到:“它能给参与者带来什么?”王伟的回答是把问题抛给对方:“你想要什么?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说你需要的,为你自己做,只要不伤害别人。”
"为自私的目的聚会,聚集人们制造麻烦,快乐地生活."有一次,王伟幽默地总结了M&A协会的做法,这也是M&A协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我所谓的‘私人’的‘任人唯亲’指的是中国M&A市场的建立和规则的确立。”
首先要说的是M&A行会的凝聚力。
M&A协会已经走过了十年。作为一个行业商会,M&A协会要在中国大陆、港、台和亚太地区聚集专业从事企业重组、私募、融资、上市、M&A和产业融合的国内外行业领袖并不容易。
“男人的协会和女人的协会都容易成立,但是怎样才能成立一个抽象的爱情协会呢?在我看来,M&A协会已经把爱情协会变成了现实。把你不能触及的东西变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变得越来越大,它也变成了一个市场。这是M&A协会最难得的地方。”王伟用他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自豪。
M&A协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影响力。在新成立的中国证监会M&A委员会中,M&A协会的成员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席位。然而,每当发布重大政策和金融政策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其他部门都会征求M&A协会的意见。
此外,在博鳌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成员中总会有M&A会馆。M&A协会自成立以来发表的白皮书以及两个协会连续七年提出的建议对国家、社会和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这种影响还体现在M&A协会制造标准的能力上。王伟说,任何关于中国M&A的研究都无法超越M&A协会,该协会连续十年记录中国M&A市场,积累了最完善的第一手资料,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十年,不可复制。
中国的M&A市场
王伟对中国M&A市场做了三个描述。
首先,中国的并购在过去十年里激增,这不仅是中国各种并购的主战场,也是全球并购的主战场。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环节:第一,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国有企业资源再配置,这还远远不是真正的市场化并购,但毕竟是由市场语言和形式推动的。这对中国M&A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在王伟看来,这种类型的M&A约占70%。
王伟指出的第二个主要领域是全球公司在中国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十年前,外资不能在中国独立注册企业,只能与中国资本达成合资协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是外资企业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他们要么改组自己,要么出售自己,要么获得伙伴。外国资本直接进入中国,全球公司在中国设立公司,外国资本部门直接形成。尽管受到各种限制,但这部分并购迄今已占到近10%。”
“第三部门约占中国民营企业的20%。王伟表示,中国M&A市场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但在全球化的压力和国内中产阶级崛起的背景下,这个市场正迅速变得更加全球化。我希望这个市场在未来十年真正由M&A主导,以市值计算。”
第二,并购的概念是领先的,但并购的手段非常过时。王伟说,目前中国的M&A市场是“90年代的愿景,60年代的手段,30年代的基础。”
“没有M&A的融资制度安排,没有来自M&A法律规定的有力支持,没有M&A的金融制度安排,也没有优惠的税收制度。此外,我们还缺乏并购资源的整合。这包括建立M&A专业中介体系等。所有这些技术问题反映出中国M&A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头重脚轻,根基浅,思想先进,监督先进,身体落后."王伟这样描述它。
第三个特点是“金融文盲”普遍存在,并购往往“信誉扫地”。
“M&A包括体育,这是一个拥有专业技能和独特视野的专业人士圈子。然而,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它经常被误导成一场群众运动。现在像pe和M&A这样的专业术语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流行语,这对行业非常有害。我们需要追根溯源,长期进行金融教育,否则就会出现令人费解的阴谋论和民粹主义。”
这也是王伟建立金融博物馆的初衷之一。“激发人们的智慧,扫除金融文盲。”我们的金融博物馆将扮演这个角色,王伟说。从M&A中介到M&A电力
王伟用“使命”来描述他在未来三年将做什么。“从M&A的中介到M&A的力量,从M&A的‘点’到M&A的国内市场‘网’,从中国的M&A力量到全球的M&A网络。”
王伟在总结M&A协会的十年发展时说,M&A协会从一个中介开始,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介变成M&A力量。之前的M&A协会更像一个小圈子,每年只增加10名董事。最近,它改变了风格,同时增加了50多名董事。王伟说,这是M&A行会的一大变化。我们应该表达一种象征,增加开放,整合中国的M&A市场,吸收更多的M&A力量。
二是M&A协会将从京、沪、深几个重要的资本密集点向内地辐射,进行梯度释放。
“M&A需要大量资金,不仅需要强大的联盟,还需要开发M&A市场。此前,M&A协会仅在北京、上海、深圳和上海设有分支机构,现在已在江苏、福建、日本和美国设立了四个新的分支机构。今年,我们将继续开拓M&A市场,并多次邀请几个省市进行洽谈。这是为了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M&A网络。”
王伟想做的第三件事是让M&A协会成为参与全球M&A一体化的力量。“目前,世界上有几个M&A协会,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但我们只有八年,但所有外国的M&A协会都希望与我们的中国M&A协会合作。目前,世界最大的M&A协会正在与M&A协会讨论合作事宜。”
对于未来中国的M&A市场,王伟有自己的看法:“是的,M&A必须走向世界,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这是全球经济的主战场!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走出去,在中国做好事,也就是在全球化中做好事!”
王伟表示,在未来十年的并购中,应该更加重视并购的社会价值,应该是环保和文明的,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民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仇恨和忧患意识。过去贪婪地赚钱是可以理解的,但30年的‘贪婪’已经足够了,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意识。”
“在未来十年,中国的M&A应该成为全球标准。中国有能力制造标准,影响全球市场,影响全球工业,影响全球M&A文明。这正是中国收购者需要做的。”
中国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在当前经济“过冬”的背景下,王维更加乐观。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远未实现。他说,“只要国际环境稳定,就不会有大的战争;只要政府不犯低级错误;只要中国中产阶级稳步增长,对国家有信心,就不会有大问题。”
"中国经济至少将保持20多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对此,王伟给出了四个理由。
首先,中国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30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中国的特点是它从来没有经历过内部发酵改革,但它一定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全球化促进了改革,但中国还没有完全全球化,而只是全球化了。中国刚刚尝到了全球化的甜头。”
第二,制度力量依然存在。“可以说,整个体制改革还远未完成。放眼北京和上海,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是国有企业或相关机构所有,很少属于民营企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最美的建筑必须属于私营企业和私营机构。在未来的30年里,仍有一股动力将财富留在人民手中。”
此外,中国的城市化刚刚开始。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远未城市化,因此至少需要50到100年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今天的社会中,服务经济已经取代了制造业经济成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人是最大的资本,但中国人的资本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人们不能自由行动;就业不能随便转移;教育、卫生和其他与寿命长短和长短有关的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采访结束时,王伟告诉记者,M&A协会走过的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的十年。十年的跋涉在今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离不开中华全国工商联几位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离不开行业内每一位同仁的辛勤努力。无论是在M&A协会的早期阶段,还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是如此。就在不久前,M&A协会正式获得国家法人资格,成为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的第一批被批准单位。王伟表示,这是另一个起点,这意味着M&A协会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在M&A协会十年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书写十年的辉煌。
标题:王巍:中国的并购应成为全球标准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