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49字,读完约11分钟

一位国际部年轻编辑的报道引起了《人民日报》高层的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始建立。《人民日报》微博原本计划在7月26日开通,但最终在7月22日凌晨提前四天开通,恰逢北京61年来最大暴雨。“经过几天的手术,人民日报里面有一个八个字的总结,就是‘早产四天,活得好’。”内部人士透露。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截图

“在过去的七天里,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重量,也看到了我们身边的种种不足和缺陷。我们还记得灾难中爱的礼物和传递,以及责任的坚持和守护。想想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你站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中国也是。中国就是你。如果你有光明,中国就不会黑暗。安。”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7月28日零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自7月22日开通以来的第142条微博,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微博。这条微博已经收到超过15000条评论和超过73000条转发。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在过去的一周里,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已经获得了超过150,000的粉丝和网民持续的热烈讨论,超过180条微博。新鲜的语言风格和贴近民生已经成为许多讨论中经常提到的词语。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认为,《人民日报》微博对《人民日报》品牌的影响是“增量的”。“我相信公司内部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会有多样化和更大的形成。”碰撞。”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为什么我们特别关注人民日报微博?”张志安说:“我们对《人民日报》有更高的期望,因为有这样一种期望,一旦它的微博显示了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就会关注它。当然,这些担忧中也有期望和疑虑。”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在引言中,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写着“参与、交流、记录时代”。

微博操作室对此负责

据《晨报》记者报道,《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目前由《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微博操作室负责。

刚刚成立的微博操作室由各个办公室抽调的人员组成。据《人民日报》的内部人士透露,这个房间属于一个正处级单位,共有八个人。“目前,该室的工作人员由来自新闻协调部的两个人、来自总编室的两个人和临时借调的两个人组成,这与编制的八个人有所不同。房间里暂时没有主任,有两个副部级领导负责相关事务。”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这些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学、民族风俗学等专业,而且他们都比较年轻。最大的一个出生于1979年,其余的分别在1981年和1982年。”知情人说。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在《人民日报》中,信息协调部也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2009年7月,《人民日报》成立了新的新闻协调部。《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全曾表示,这个部门在大陆新闻机构中从未存在过。成立新闻协调部的目的是更好地协调全报的新闻报道,整合和共享新闻资源,为协调各媒体和报纸编辑部的新闻报道提供组织保障。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事实证明,该部门成立后,在协调全社会重大、紧急报道、加强新闻策划、进行舆论分析、信息沟通与整理、促进报纸与网络融合等方面发挥了枢纽作用吴恒泉说道。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闻协调部自成立以来,一直负责《人民日报》的新媒体报道和网络相关工作,每周二出版的新媒体版由新闻协调部负责。《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应该由该部设立,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的微博内容审查方式也受到外界的关注。晨报记者了解到,微博内容由新闻协调部控制。

虽然微博上线已经一周了,但人民日报微博的管理团队仍然非常低调。7月28日,《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主要负责人告诉《晨报》记者,《人民日报》微博被《人民日报》领导直接掌握。“新闻协调部负责具体的领导和组织,这才刚刚开始。”微博操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也表示,《人民日报》微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刚刚进行了内部评估,过一会儿会有总结。”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建立微博是因为编辑的建议

很少有人能想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动作实际上来自其国际部一名年轻编辑的报道。

今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详细讲述了决定开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秘密”。

在《人民日报》复旦站校园行的当天,张研农透露,“最近,该报国际部的一位年轻编辑写了一篇报道。这份报告分析了国际评论的网络反应。她发现在万维网的全文转载下,77%的读者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然而,新浪微博上的一个知名账户编辑并转载了这篇140字的文章,打乱了推理逻辑。如果没有关键词,网民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55.4%的人持否定态度,一半的帖子是为了发泄不满,甚至还有很多不合理、不文明的言论。这位年轻的编辑建议他不能放弃微博的位置,他应该主动建立本刊的官方微博,推广高质量的作品。"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这份报告引起了张研农的极大关注。张研农把这份报告印了一份给编辑委员会的成员,编辑委员会专门讨论了这份报告。会议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决定开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一位年轻编辑的建议带来了传统媒体和自我媒体之间的握手,这也是由于《人民日报》在新媒体模式中强烈的“危机意识”。

张研农说:“对社区编辑和记者的培训和讨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另一位年轻的编辑说,《人民日报》的发行量现在已经超过了280万份,看起来很多,但仍然相对较小。他引用了我们的“对手”:“微博女王”陈瑶,拥有1955万粉丝,这意味着每次发言的观众,即使不是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也是《人民日报》发行量的近6倍。”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要“不断提高舆论导向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张研农认为,要完成党中央布置的任务,仅仅强调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和坚定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创新形式、方法和手段,依靠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公信力赢得受众,凝聚人心,促进共识。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编辑委员会做出决定后,《人民日报》开始设立微博操作室,几位年轻编辑开始筹备工作。

“早产四天,好好活着”

“北京暴雨,彻夜未眠。《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关注着每一个人。为所有尚未安全回家的人祷告,并向所有仍在救援前线战斗的人致敬!加油,北京!”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7月22日凌晨4点58分,《人民日报》微博首次发出这样的声音,这也标志着《人民日报》微博正式开通。

据早报记者报道,《人民日报》微博原本计划在7月26日正式开通,但最终在7月22日凌晨提前四天开通。“经过几天的手术,人民日报里面有一个八个字的总结,就是‘早产四天,活得好’。”内部人士透露。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在过去的一周里,有超过180条微博,《人民日报》微博获得了超过150,000名粉丝和网民的持续热议。新鲜的语言风格和贴近民生已经成为许多讨论中经常提到的词语。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根据张志安的分析,《人民日报》微博在短短一周内吸引了如此多的关注和赞扬,其中一个原因是微博的语言风格与纸质版的《人民日报》大不相同。《人民日报》将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纸质版本,另一个是微博版本,微博版本的语言风格将更加生动、互动。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多年来,《人民日报》一直在不断变化,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它的评论经常在重大事件中作出值得称赞的评论。”张志安说。

在过去一周关注《人民日报》微博的过程中,张志安注意到,当许多重大事件发生时,《人民日报》微博并没有缺席。

《人民日报》微博自开通以来,以“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频繁关注许多重大新闻事件。7月24日上午10点,《人民日报》以“温馨提示”的形式发布微博:“记者李刚从广东发回报道:受‘文森特’台风影响,广珠城际动车组将于24日暂停运行,铁路部门将根据台风影响及时恢复。”自7月28日起,微博被命名为“黄河洪峰最新消息”,不断更新记者发回的现场最新消息。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据张志安介绍,这是新闻协调部的协调优势,官方微博维护者可以直接联系《人民日报》各地的记者,调配记者资源。“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应该以记者了解的方式通过微博发出声音,这样可以体现出不避重就轻、反应迅速的优势。”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此外,微博还以“微博评论”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最新重大事件的看法。《人民日报》微博目前转发量最高的10条微博中,有4条是“微博”,最受关注的微博标题是:“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7月22日10:37发布,有31911条回复和4280条评论。昨天下午,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名为“钓鱼岛问题不能随你的性子玩”的“微博”,说:“从‘点名’、‘检查’、‘钓鱼’,到美国‘买岛’的广告...最近,日本外交陶醉于钓鱼岛问题。然而,领土主权不是小孩子的游戏。今天的中国有能力和决心捍卫自己的主权。建议日本政治家,哪一天已经走得太远了,失去控制的风险不是不存在,你准备好了吗?”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微博运营的年轻团队对张志安也很乐观。《人民日报》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媒体人才。这些年轻人有着新鲜的语言风格,能够适应互联网的语言模式。他们发的微博面向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都为其他党报的微博运营提供了参考。”张志安说。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据早报记者报道,《人民日报》微博的语言风格也在《人民日报》内部引发了一些讨论。

打开“两个舆论场”

张志安说,尽管《人民日报》一直在变,但网民对《人民日报》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旦它的微博突然变得新鲜、更人性化、有了很多互动,每个人都会突然产生好奇心:为什么两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区别?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事实上,《人民日报》微博的开通运营源于其不回避“两个舆论场”的态度和打通的使命感。

在张志安看来,《人民日报》微博选择在此时上线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孤立事件,而应该被视为《人民日报》新媒体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人民日报在线(603000)已经上线多年,人民日报在线微博已经初见成效,尝到了甜头。《人民日报》抓住了这个机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了它。”张志安说。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在4月26日的复旦学生座谈会上,张研农说:“听了半天年轻人的调侃,看了半天微博,看新闻联播就花了7天时间。”这种嘲笑表明,中国确实存在两个舆论领域。如果我们只注意一个而忽视另一个,我们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就会有偏差。”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张研农说,2008年《人民日报》舆论监督办公室成立时,《人民日报》就提出要在体制内和人民内部开辟“两个舆论场”,而要开辟这两个舆论场,首先要传播观念的变化和创新。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当天,人民日报新闻联络部主任曹焕荣也参加了与复旦学生的交流。2010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本科生问道:“人民日报现在应该做的任务之一就是开辟两个舆论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文化程度较高但相对较少的受众能够阅读甚至理解《人民日报》。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的相对较多的人不能阅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曹焕荣对这个问题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坦率地承认:“两个舆论领域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多年来,《人民日报》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避免被边缘化,避免削弱对另一个舆论领域的影响。”

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我们的努力在哪里?也就是说,在《人民日报》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要使我们的新闻产品具有针对性、说服力和贴近性。”曹焕荣说道。

标题:人民日报新来的“年轻人”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