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建立特色城镇和特色小城镇优质发展机制的通知》,指出要明确省级创建机制,逐年淘汰不现实的居住用地比例高、倾向于房地产的城镇、政府综合负债率超过100%的市县变相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建设的风险城镇、特色不清、生产性城镇不连贯、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城镇。这意味着特色城镇有明确的退出机制,未来特色城镇的建设和评价将更加注重质量。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中国已有两批特色城镇试点城市403个,各地创建省级特色城镇超过2000个。旅游、文化、体育等主题各异的小城镇开始崛起,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例如,浙江云起镇聚集了大量互联网技术公司,并已成为中国大数据技术创业的重要来源;冬奥会举办地之一的张家口崇礼冰雪城,通过大规模的比赛和地方特色,发展了自己的冰雪产业。许多特色城镇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市场化的方式成长起来,这是特色城镇成功发展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在特色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出现了面貌一新、缺乏特色的现象。首先是发展相似性。一些特色城镇在规划建设上没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只是用别人现成的模板来画猫和老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其次,我们渴望成功。为了尽快看到成效,一些特色城镇项目急于取得重大进展。因此,他们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禀赋,也不能建设真正有底蕴和内涵的城镇。
第三是工业发展不足。特色城镇需要工业驱动,没有工业,它们就失去了血肉。许多特色城镇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事实上它们缺乏特色产业支撑;或者即使有一些产业,也没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因为盲目引进和鼓励。这导致一些特色城镇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造成资源浪费。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特色城镇的房地产正在兴起。随着许多旅游城镇和健康老年城镇的建设,一些房地产企业看到了发展机遇。于是他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建设商品房,建设特色城镇成了房地产开发,失去了“特色”的初衷。更严重的是,特色城镇失去了通过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这是不值得的。
第四,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特色城镇的发展模式是政企合作。然而,在建设一些特色城镇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采取一切措施,政府与市场界限模糊,市场机制扭曲的局面。特色城镇建设应坚持市场化和自然发展,而不是依靠政府的“拉拉扯扯”。
在特色城镇快速发展的岁月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综上所述,建设一个成功的特色城镇,关键在于耐心和决心,避免浮躁和功利。本质上,特色城镇是一个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综合体,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它必须坚持适应当地条件、行业和文化的基本原则。短期堆砌不可能建成特色城镇;没有独特的产业支撑,特色城镇就不远了;市场机制不完善,不可能成长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城镇。
特色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优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只有遵循规律、规范发展、着眼长远、脚踏实地,才能建设出“特色强市”、“功能融合”、“新机制活机制”的特色城镇,培育出高质量的发展型城镇经济。
标题:特色小镇,切忌失去“特色”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