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3字,读完约7分钟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的大流行史无前例 一百年前人类经历过同样的全球大流行病 欧洲殖民者在征服美国的过程中,由于所谓的“免疫特征”,90%以上的印第安人因随之而来的疾病失去了生命,但在此之前欧洲因肺鼠疫的传递而减少了人口的1/3—1/4。 但是,流行病是典型的“小概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有先例,警告音不断,事先牺牲寻求严密的预防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巨大的影响” 仅从公共卫生的健康来看,现在世界上每年死于心脏疾病的人数已接近2000万人 换句话说,在资源有限、概率小、难以测量的情况下,把观察力集中在“粗略率对事物有很大影响”的预防和应对上,是思考的基础,也应该是合理的成分。 历史不等于未来,基于经验的预测误差可能很大,但是是考虑未来的基本依据之一 根据历史,上述几次超大规模的疫情突然出现并卷土重来,但持续时间不太长,两年左右就消失了,因此对人类的损害巨大,但基本上是短期的冲击 经过一定期间的修复回到原来的历史轨道 当然,同样是短期冲击,连续6个月和连续12—24个月的结果也有天壤之别 我们大致假设这次疫情持续两年左右的短期巨大冲击,只有关于世界结构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两个互相关联但互不相同的事情:一是疫情对当今世界结构造成了什么样的冲击,还有多大程度的冲击 二是未来世界格局最有可能通过冲击的力量和形式出现的进化路径 总的来说,这次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没有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召开的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表明在特定方法方面加速或延期了这一进程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美苏两极结构位于单极世界,地区比较完善、有规律比较统一的世界市场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随之而来的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加速,在此期间“超多强”的结构也逐渐定型 “9·; 11 )事情作为冷战后历史进程的“巨大扰动”,在既成世界的结构中出现了裂缝,也给风和火的全球化蒙上了阴影。 尽管如此,世界还是沿着冷战结束形成的历史惯性继续走在原来的轨道上 “9·; 11”事对冷战后世界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缓慢的全球化速度和转移霸权国家关注的问题焦点上,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国实力的应对和全球化的转变上。 2009—年—年,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实力接近速度这么快(从35%上升到66% ),显然与其他强国的差距很大(中国gdp占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gdp的比例从91%上升到274% 与全球化同步的保护主义将走平坦道路的全球化带入崎岖的道路 冷战结束后说“9·; 以11”事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参照系,这次疫情对世界结构的影响程度原则上是象征柏林墙倒塌的冷战的结束和“9·; 11”事之间,即小于前者大于后者,经济损失超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小于1929—1933年的大萧条 实际上,大萧条不是在1933年之前,从高价下降的失业率在1936年也是16%。 这次疫情作用于现在历史进程的加速力或滞后力突出表现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世界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上 物资、人员、服务等因素的跨国流动因控制病毒的传播而停止,显示出现有产业链过长、过细、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随着各国对产业链危机的应对不断出现,本国、双边或地区等小范围的“自力更生”局面有可能逐渐形成,其惯性会导致疫情的结束,进而达到常态化 决心以更大、更高水平向世界开放的经济体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使产业链破坏风险最小化,在一定条件下使产业链进一步“脱钩” 为了避免这样的“脱钩”风险而强化“脱钩”是有意地违反机制的,可以称为“脱钩悖论” 对于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主观”断裂更应该警惕 冷战后20年全球化的特点之一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在世界上推广,创造了巨额的贸易收益 中国受益匪浅,成为世界产业链的第一基地,从单纯的垂直分工参加者变成了高新技术的水平竞争者 中国成功地抑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最终为战胜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但是,海外一些人担心的是,中国抑制病毒传播首战的胜利表明中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弯道超车”。 因此,保证带有浓厚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的“产业链安全”的声音在其他主要经济特别是美国喜鹊中发生,有把“稳定”复盖为“利益”的趋势 原本主张通过建设章立制将中国锁定在世界产业链中低端的势力,但在产业链“客观”断裂的现实面前开始改变态度,甚至主张实现中国和产业链的全面“脱钩”。 在此背景下,在世界产业链“客观”断裂和“主观”断裂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和中国形成两个平行体系的情景越来越明显 换句话说,美国和中国开始形成两种“异质”的“全球化”动力的源泉。 受疫情影响各经济体内部形势的演变是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趋势的重要决策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拉动经济大楼实施了非常有规律的政策,取得了短期效果,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了种子 这是表现为“三低三高”(即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货膨胀和高债务、高资产价格、高收入差距)的脆弱经济在新冠发生肺炎疫情时一举崩溃的基本原因 面对股票市场的巨大震动,第一经济体特别是美国采取了没有底线的市场救济行动,暂时稳定了金融市场 但是,这种具有解渴性质的方法表现了“三低三高”,不是处理与深层结构矛盾相反的不治之症,而是继续和加强包括经济风险和社会分裂等在内的现有不治之症,使现在的危机成为未来大崩溃前的真正预演。 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哪个中低收入脆弱国家来说,这次疫情有可能对基本民生造成破坏性冲击,有可能产生社会失范、政府失能、边境故障的局面,不排除生物病毒和社会不稳定和跨界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脆弱 从产业链看未来,世界格局趋势的原则有四种可能的情景:一是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现存的多边或诸边,或世界或地区体系,世界各国以邻邦为界,甚至进入丛林战争,称霸 幸运的是,这种景象出现的概率极低 二是多边或全球体系全面崩溃或闻名,全球化只剩下一个以前进行的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两个车轮,以主要国家间游戏为特征的世界多极化显示了区域集团化的态势 区域主义本身也将重组,部分地区合作机制将加强,部分创设,部分重组,部分消灭不排除 第三个出现了两个(或三个)并行系统,它们标记了产业链的“脱钩”,结果分解或淡化了多边系统 其区分标志是多重的,第一包括系统规则的理解和执行、经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地区和文明背景等因素 根据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本等指标测定,平行系统更平衡的平行系统和不平衡的平行系统,即各系统的综合实力对整体相当或强弱明显 第四,重新全球化进程即将开始 由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作为世界共同的敌人,特别是其带来的短期巨大冲击力开始唤醒人类,痛感所有人在同一条船上,早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我们同时能做的是携手加强现在的世界多边体系 由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结束后,历史恢复常态 不管是不愿意还是支持,人类都站在历史的岔路口 瘟疫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但做出选择的是人类自己 主导国之间的游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快速发展和安全的程度和方向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重要,但瘟疫已经表明,除了同舟共济前进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选择。 (本文从《世界经济与政治》年第四期转来)作者介绍: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期责任:张浩原标题:阅读《张宇燕: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与世界格局》原文
标题:要闻:张宇燕: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