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2字,读完约2分钟

“我回来了。” 6月22日,林毅夫在辞去世界银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后首次在中国公开露面。他选择了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朗润校友讲堂。在演讲中,林毅夫说他一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我认为中国至少有20年的高速发展超过8%。”同时,他还强调,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以投资为重点。当林毅夫说这句话时,他感到震惊。他“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工作”。时间可以追溯到2008年初,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佐利克正式任命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因此,林毅夫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人。 “林毅夫在世界银行的工作非常出色。”林毅夫之前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尔吉翁评论了林毅夫。他说,林毅夫引入了一个不太偏向市场的发展理念——仍然以市场为基础,但允许政府更多地干预空,并允许在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权。 在不太市场化的布尔吉翁发展观的基础上,林毅夫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新界说。 “我想报告一下我在世界银行的四年经历,这可以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林毅夫说,新界说的实质是用新古典经济学来研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找到最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新的国家财富 “迄今为止,约有14亿人仍然饿着肚子睡觉,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以上正挣扎在贫困线上。”然而,在林毅夫看来,任何国家只要有一条正确的道路,都可以实现经济繁荣。对中国来说,也是在新界说的框架下,林毅夫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仍然需要依靠投资。 “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注重投资,而不是‘政府’投资。”林毅夫解释说,他强调政府必须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克服外部性和协调问题。 林毅夫还说,中国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000美元,中国有潜力在未来20年以8%的速度增长。“这种乐观不是我盲目的爱国主义,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中国经济学学术界,林毅夫被认为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在林毅夫提出新的界说理论后,他会向诺贝尔经济学奖更进一步吗?

标题: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家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