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3字,读完约8分钟

加速城市化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我希望不会太热,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吸收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重新定义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要分清城镇化和城镇化的区别,重点发展小城镇。要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改善大城市的功能,提高大城市的质量。引导大城市的人口、人才、医疗、教育等资源流向小城镇发展,努力使小城市享有与大城市同等的社会资源。加速城市化是必要的,但必须有新的想法。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城市化必须向下聚焦。

加快小城镇发展

推进城市化,必须摆脱所谓“规模效应”和“中心城市辐射力”的误区,决不能盲目发展大城市。必须着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把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配套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就业。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要在千千中西部地区创建数千个山川秀美、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为中西部地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彻底改变亿万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从发展大城市到发展小城市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重要经验。

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许多国家遭受了城市化、交通拥挤和环境退化的痛苦。像伦敦雾都这样的大城市的疾病让人无法忍受。针对伦敦的大城市病,社会学家霍华德在19世纪末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霍华德设想这个城市被农村包围,占地约6000英亩,总规模为3万人,工业和生活设施齐全。虽然发展的结果和他的想法不完全一样,但它对欧洲的城市化有很大的影响。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今天,西欧的城市化率高达95%,大城市不多,基本上都是小田园城市。美国也经历了从大城市到小城市的发展过程:1950年,美国第二、三产业占95%,非农劳动力占87%,城市化率达到64%。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大城市的问题越来越多,城市疾病也越来越突出。明确指出要注意向城市外围发展,努力发展小城镇。结果,中心城市的人口迅速减少,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减少了20%以上。与此同时,美国中南部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迅速。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第二,加快城镇化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很低。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化数据是51.3%,这是基于城市的常住人口,而不是实际的城市化率,因为在我们前年的人口普查中,城市有2.63亿流动人口,这意味着没有固定的职业和固定的居住地,不能算是真正的城市化。扣除这些人口后,我们的城市化率不到35%。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国家,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90%,甚至超过95%。对我们来说,去年达到了51.3%,这是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城市化仍然是一项伟大的任务。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它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城市化必须伴随着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建设、城市教育、卫生等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它可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如今,许多人担心我们的经济不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曾经提出,中国应该在2050年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按照80%的城市化率要求,未来3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该以每年1.5%-2%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每年将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城市化的实质是创造非农就业机会,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工业发展,有必要把农村建设成一个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因此,加快城镇化意味着加快各种产业的发展,城镇化将是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房地产、绿色环保产业和服务业都将在乡镇得到广泛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加快城镇化的机遇,引导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城市化依赖于市场力量,不能走政府“经营城市”的老路

发展中城市不能走政府办城市、依靠土地财政的老路。

政府的责任是计划、指导政策和做好服务工作。城市发展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基础。没有工业,就没有城市。

然而,工业的发展不能依靠政府或行政手段,而是依靠市场力量。

如何通过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例如,山东省德州市的城镇发展势头很好,他们的经验是“两区共建,推进三个现代化”。也就是说,工业园区和居住社区应该一起建设,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不管可行与否,我想明年再了解更多。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他们的经验是,“三个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劳动力就不能转移;“三个转变”的前提是发展非农产业。没有非农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因此,真正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

城市化必须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政府的责任是做好规划,培育市场,加强服务,促进发展。我们不能大惊小怪,要切实转变执政理念,把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按照十八大精神,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发展。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第四,借鉴日本经验,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城乡规划的实施必须把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这也是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经验。1955年12月,日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构想,分为三个阶段,历时约30年。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1)1955年至1962年7年。在900-1000个城镇和村庄建立开发建设(表明开放的指导思想是发展小城镇),每个村庄平均筹集1000万日元,其中40%由政府补贴。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经过七年的建设,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7%,农民年均纯收入也增长了47%。经过7年的实践,既有经验也有不足,所以我停下来总结了将近5年。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2)1967年至1979年13年。突出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基本建设和管理现代化。除了政府补贴9000万日元外,每个市、镇和村庄还从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获得了2000万日元的贷款。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农业总产值增长177.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13万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高12.7%。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3)20世纪70年代末,第三次新农村建设开始,也叫“乡村建设运动”。强调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强小城镇功能建设。

1971年颁布了《促进农村工业引进法》,先后制定了《促进新事业创新法》、《促进区域中心小城镇建设和工业设施重组法》。目的是吸引城市工商业向农村扩展,促进小城镇的工业发展。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并提出:要把农村建设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并牢牢吸引这一地区的年轻人。

磁场的吸引力在于工业,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本地,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工业。

日本是一个人口多、领土小、资源少的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实现,大量工业品出口,农产品基本自给。日本人口不小,而且密度很高。

日本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等一些人口少、情况特殊的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们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必须总结自己的城镇化经验,吸收国外城镇化经验,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发展。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突出“两型社会”建设,节约城市,美化环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将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正面临着从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模式的转变。因此,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总体布局,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目标是建设真正的两型社会。

标题:贺铿:城市化的重心向下新思路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