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2字,读完约2分钟

12月15日下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李一宁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宏观调控必须顺应时势,宁做微调,不做大起大落。大起大落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再加上经济政策的滞后,几个月后政策还没有生效,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宁愿微调多一点,预调整应该是及时的。李一宁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分清哪些经济问题是由不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造成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解决的。如果机制不完善,就要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与见效快、冲击大、后遗症大的存量调整相比,李一宁认为,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过程中进行增量调整,效果会更慢,时间会更长,但效果会更好,社会会更稳定,不会出现大问题。 由于传统农业收入低且不稳定,农村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工作,而那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则年龄越来越小。“明天谁来种田”的疑问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李一宁告诉记者,未来发展大规模农业经营是必要的。总会有散户投资者从事农业,但他们毕竟是少数。 对于大规模经营的承包地,李一宁说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种植大户或种植专家;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农业高科技企业把资金和技术带到农村,承包土地,转包土地,租赁土地,发展高科技农业。 但是,李一宁也强调,资金到农村应该主要是指农业高科技企业,这些资金不应该脱离农业。如果你偏离了,你应该限制它。首先是土地所有权。“这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农民的心才能安定下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第二,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和小城镇金融帮助农民就业。第三,大规模农业经营是未来的趋势。第四,我们必须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同一天,李一宁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商业评论”百年纪念活动上发表了题为《论中等收入陷阱》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些认为中国不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实际上并不了解中国。他们只是根据一些信息、主观意识甚至一些愿望来唱中国。” 李一宁指出,人口红利的消失仅仅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的终结,而技工时代的开始就是当前新的人口红利;无限的资源红利依赖于科学技术;新改革措施的实施意味着新改革红利的到来。

标题:厉以宁:宏观调控多用微调避免大起大落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