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00字,读完约10分钟

最近,国家政策向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放松限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相关政策也频频出台。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频繁发生,一些企业主陷入困境,纷纷“出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一把双刃剑:良好的引导使大量私人资本完成向银行资本的转化,聚集社会财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如果方向偏离,就会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改革”异化为“私人资金炒作的金融改革”。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避免哪些误解,应该发挥哪些优势,目前最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1.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目的是发展实体经济,解决“两个多、两个两难”的问题。

去年温州“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借用温州企业家的话来说,他们“被困在住房市场的急剧下滑中,死于行业的盲目转型,并跳进了高利贷的陷阱”。事实上,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危机”的根源是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劳动力、原材料、资本和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越来越少,竞争力越来越弱;就在这个时候,炒楼花、炒煤炭、炒矿产,甚至炒钱的热潮席卷温州,温州的企业主甚至温州的每一个家庭都卷入其中。一些企业主利用自己的企业作为融资平台进行各种“投机”。温州人把他们的房地产价格投机为“香港房地产市场”(高房价),把他们的资本成本投机为“澳门赌场”(高资本成本)。这种“双高”简直就是温州实体经济发展的“毒药”,使得做生意的优势消失了。“不劳而获、金钱至上”的思想潮流严重污染了传统温州人勤劳务实的态度。温州作为地级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不齐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准银行机构也不多。然而,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的支持,其中一些只是“虚假的繁荣”,最终他们无法逃脱“竹篮打水一场空空".”的命运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必须鼓励和引导私人资金进入银行业。核心是建立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机制,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两个多困境”(即民间资金多、投资困难;中小企业虽多,但融资难),这实质上是“一多一难”的问题(即民间资金多,中小企业融资难)。围绕这一核心,解决民间资本问题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根据“宽准入、严监管”的原则,适度放开民间资本对设立小微银行机构和农村合作合作社的限制,使民间资本在持续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通过间接融资环节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同时,结合民间资本的风险偏好,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民间资本可以通过债券、票据、信托和基金等直接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再对积极准备进入银行业的私募基金抱着“做空、频繁、快速、残酷”的投机心态,而必须“冷静下来,沉下去”,在实体经济发展中获得合理的份额。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第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在于数量的不断扩大,而在于质量的提高,即坚持特色经营,为中小企业服务。

事实上,目前,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资本参与了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和股权优化,许多私人资本也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民营资本分别占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42%和54%;民间资本占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整体股权结构的92%,其中民间资本分别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726家农村银行总股本的92%和93%。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末,浙江156家地方法人银行的民间资本共持有487.15亿股,占总股本的74.08%。其中,包括浙江泰隆银行在内的40家地方企业银行机构持有100%的私人股本。还有一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3769家金融机构,网点19.6万个,均拥有大量民间资金。从数量上看,中国的金融机构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为什么它们会面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从这一点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增加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比例可能不是问题的关键。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私人资金进入银行业可以把“地下”金融活动带到台面上来,大量的私人资金可以完成向银行资本的转化。但是,如果这些新开办的机构的业务目标和绩效考核与目前的银行机构相似,政策效果可能只能解决“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困境,而不能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困境。今年初,作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一些小额信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非法集资”、“大基地”等潜在风险。江苏省金融办特别提醒全省小额信贷公司:“房地产业从市场出发,损害巨额利润;农民合作基金会以“三农”需求为动力,但却陷入了违法违规的困境。如果你从过去学习,你就不能回到过去。如果每一个小额贷款公司都有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的情况,我相信很快就会破坏我们数年来努力建立的良好社会形象。“因此,这种新型的银行机构应该在准备之初就确定特色经营的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在确定质量绩效考核时,不仅要有利润指标,还要有价值导向、客户评价、特色经营、支持小和支持农业等约束性指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政策所期望的目标,而组织本身也才能具有顽强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第三,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优势在于其特殊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苗灌技术”。

既然金融市场既没有资本供给短缺,也没有资本需求不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以上困境”的问题?究其原因,理论上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大银行很难真正克服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然而,当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时,必须利用“草根”地位,坚持“特色经营”的宗旨,打破这一“天然障碍”。例如:用一桶水给一棵大树浇水很容易,只要把水倒在树根上;然而,要用一桶水浇灌一个足球场上的数百棵幼苗,并把水洒在每一棵幼苗上,仅仅把水倒下去是不够的,还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幼苗灌溉技术”。说白了,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最终成功,取决于这类银行机构能否利用“私人资本”中的“私人”一词,创新信息甄别、贷款技术和风险管理,掌握“苗灌技术”。也就是说,你能否掌握特殊的信息获取能力,利用“地理、血缘、人缘”的线索,通过查看“三个产品”(企业主的性格、企业主经营的产品和企业主拥有的物品)来查询“三表”(水表、电表和海关或税务报告)。通过“信用工厂”标准化模型,系统地降低了信息识别成本,克服了中小企业中经常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在绍兴,一些私人基金在投资小型银行机构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09年,浙江新昌农村合作银行引进德国ipc咨询公司的小额贷款技术,有效收集了分散在民间的小微企业信息,有效克服了小额信贷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逐步形成了小额贷款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其技术的根本核心是坚持“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原则,建立符合小额贷款特点的尽职调查制度和方法;坚持“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原则,重视客户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坚持“眼见为实”原则,自行编制相关报表,并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一致性进行复核;坚持“软硬结合”的原则,充分收集借款人的年龄、婚姻、家庭状况、信用历史等“软信息”,通过“软、硬信息”的交叉核对来判断还款意愿。2012年上半年,浙江新昌农村合作银行基于现金流量技术共发放小额贷款1.68亿元,交易1527笔,平均每笔贷款11万元,实现利息收入1447万元。6月末,不良贷款52万元,不良率0.2%。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四是加强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支持和管理,改善金融生态,防止“一哄而起”。

当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领域,培育上述信息获取能力,离不开政策支持,也离不开良好金融生态所包含的制度基础和数据支持。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绍兴中心支行通过多种渠道改善了金融生态,为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收集和更新,引导和促进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探索排污权抵押、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创新产品,拓宽抵押物范围,提高小微借款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商业银行与阿里巴巴的网络联合担保贷款,以网上电子商务信用评级为贷款发放依据,为无担保和无担保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指导和协调绍兴银行成功发行金融ic卡,积极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

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当然,鉴于私募基金的短期性和投机性,在引导和鼓励其进入银行业领域时,有必要根据其特点完善管理机制。过去,中国鼓励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主体的民间融资活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1996年,2.1万个乡镇和2.4万个村级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规模约1500亿元)被全面取缔。当时供销合作社、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都参与了。由于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政府干预等原因,仓促行事的银行机构面临着风险。巨额坏账不仅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也使村镇银行陷入了毛时宇先生总结的“村镇银行的衰落”。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来看,银行业的进入门槛确实高于普通企业。加强对进入银行业的私人资金的管理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主要是防止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关联关系复杂、关联交易频繁异常、核心业务突出、现金流受经济繁荣影响较大、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比率异常高的企业进入银行业。可以说,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待、不能缓慢”的当务之急,但同时也要遵循“顺藤摸瓜”的原则。

标题:俞罡: 民资进入银行业须厘清角色与定位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