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2012年7月18日下午,腾讯移动互联网业务集团总裁刘成敏在“2012腾讯效应营销中国行”上表示,腾讯不能生产手机。在他看来,互联网公司生产手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 刘成敏认为,互联网制造商推出自己的手机可能有不同的目的,但腾讯仍坚持只提供服务。在做好服务工作后,我们可以通过广告和其他方式盈利。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3.59亿,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刘成敏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广告商还没有认可移动互联网上的广告。 手机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小米公司推出小米手机后,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和360等互联网公司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低成本智能手机。一度,1000元的智能机器市场非常火爆。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聚在一起生产手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宣称的逻辑是,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抓住手机市场就意味着抓住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机遇。但腾讯显然不同意这一观点。 “手机不是移动互联网门户,也不是说你在购买手机时必须使用它的服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成敏表示,智能手机的魅力在于它给用户带来了自由选择。“我们可以做好让用户选择的工作。” 在刘成敏看来,在智能手机时代,用户不会被移动终端制造商“劫持”,每个人都会选择最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免费用户越多,他们就越急于制造手机。这种逻辑是无效的。”刘成敏说,做一件事,重要的是它是否对消费者有价值,而不仅仅是抓住入口。企业一厢情愿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没有意义的。 据记者报道,腾讯现在对手机的态度是与硬件制造商合作,植入自己的q服务。刘成敏认为,腾讯的服务可以帮助手机制造商增加价值,腾讯也会在营销方面给予支持。 “腾讯现在在手机领域做不到与三星和苹果一样的成绩,即使做到了,它也只有30%的市场份额。腾讯的优势是做服务,但它还没有达到“单干”的地步,所以不会涉足硬件行业。”刘成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腾讯直接涉足硬件终端,它将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竞争对手,这不利于其移动业务的推广。如何实现流量腾讯认为,互联网厂商聚在一起生产手机的另一个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你没有赚钱就补贴了硬件。这不是真的。”刘成敏说。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现在拥有巨大的流量。但是如何实现它仍然是一个难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3.56亿,比2009年6月翻了一番。传统互联网用户的互联网联系点和使用场景也呈现出向移动终端转移的趋势。以facebook为例,根据其官方数据,2009年12月通过移动终端访问facebook的用户仅占其每月活跃用户总数的28%;截至2012年3月,这一比例已达到54%。 腾讯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上有很多布局。刘成敏表示,腾讯十年前就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以及最重要的社交平台、浏览器、安全、游戏等。在产品层面有很大的流量。以qq浏览器为例。据腾讯称,大约一天之内将有超过40亿光伏。 记者了解到,腾讯现在的策略是通过名为“腾讯搜索推广”的平台向广告商出售不同应用的资源,如qq、微信、微博和浏览器。 刘成敏认为,实现移动互联网的主要问题是广告商对移动互联网了解不够,所以腾讯已经开始尝试教育市场。7月18日,腾讯在北京召开了广告主效果营销推广会。腾讯表示,将继续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推广。 此外,刘成敏还承认,很多收入是由企业自己的营销账户赚取的。在他看来,在每个人都开始做微博营销之后,作为一个平台方,他们可以获得收入,比如“搜索”等方向。
标题:腾讯刘成敏: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不符合逻辑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