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4字,读完约4分钟
温州在2002年经历了第一次金融改革。十年后,改革“卷土重来”。
正是去年私人贷款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动荡,最终让长期存在的私人金融问题浮出水面。温州这次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在中国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然而,“改革已经完成,而不是叫唤。”自温州金改革区获批以来,媒体的高度关注使得地方官员关注社会,这也让周松山有些无奈。
周松山,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副行长。他研究私人金融已有15年,是温州金融改革集团成员之一。在他看来,“企业生态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温州金改革不应局限于金融业,而是要重塑整个区域经济。”
自去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来,它被报道到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最终成立,地方监管机构频频调查,感触良多。7月5日,金改革100周年前夕,周松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十年后的“黄金改革”
《21世纪》:温州金改区成立时,地方政府上报的改革规定并未获得批准。直到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深圳改革启动,外界才突然意识到,有些人对温州金改并不乐观。你认为这次改革怎么样?
周松山:十年前温州有一次金融改革。早在2002年,温州就被确立为中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我认为这两项改革有五个不同之处。
首先,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这次是国务院批准的;
其次,目的不同。上次是推动业务和机制创新,这次主要是化解民间借贷风暴,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
第三,内容不同。上一次的重点是金融业务改革,包括国有银行小额信贷营销的“三包一环”,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造城市商业银行。这一次,重点是地方金融体系、监管体系和防范体系。和其他改革;
第四,改革路径不同。上次是自上而下的顺势改革,但这次是由私人贷款危机引发的强制性改革。
第五,金融生态环境不同。温州的金融形势上次是好的,但这次私人金融出现了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温州在全国民营金融改革中走在了前列,探索了一条规范和引导民营金融的道路。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民间借贷的阳光”,其总的方向是准确的。
改革的具体措施也比较系统和到位,可以从根本上引导民间金融资本的规范化和阳光化,引导民间借贷从“地下”走向“地下”。
《21世纪》:在处理民间借贷危机时,焦虑和不安笼罩着温州。你刚刚谈到了危机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你认为这次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周松山:改革的关键是让实体经济真正活起来,让大大小小的私人资本都能与改革积极互动。
事实上,温州民间资本相当丰富,但资本处于流动状态。温州人的资本雄厚并不意味着温州的资本也雄厚。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离开资本并将其收回,使其能够孕育当地经济的活力。
区域经济重建之路
21世纪:温州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金融生态如何?
周松山:坦率地说,温州经济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可以从消费能力的整体急剧下降中看出。
银行不良率也在上升,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去年同期,担保企业爆发了一场危机,随后它们追随实体经济。现在是审视金融机构的关键时刻。鼓励民间借贷积极参与社会融资是目前具有安抚作用的重要环节。否则,当企业循环更新贷款时,资金链将会断裂,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银行体系。
21世纪:货币政策显示出放松的迹象。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会得到改善吗?
周松山: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个难题,综合改革区的金融改革团队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难度很大。要真正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需要工商、财税等整体环境的配合。目前,很难将资本推入工业领域。毕竟,温州民间资本,习惯于快速赚钱和高利润,很难适应实体经济的乏味和微薄的利润。
目前最重大的突破应该是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使民间借贷阳光明媚,增加透明度,使民间借贷的资金链不再像以前那样脆弱。此外,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都可以纳入信用信息系统,这将有助于个人或企业在今后的银行融资中提供信用记录。
此外,温州还将成立民营资本管理公司,尝试管理民营资本;加快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壮大温州股权运营中心,为民间资本提供“出口”;建立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视线。总之,温州应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实施改革措施,使传统民间金融转化为现代金融,为现代经济所用。
标题:周松山:区域经济重塑是温州“金改”根本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