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0字,读完约7分钟

周小川总结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十大特点: ●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过热冲动,始终强调防止通货膨胀; ●多目标货币政策体系,包括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关注金融机构的健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使银行、企业和家庭充分响应政策信号; ●货币政策意味着更加市场化; ●准确把握汇率改革进程,首先改革商业银行,使其在汇率改革面前有正确的选择; ●做好双顺差模式下的流动性对冲工作; ●启动宏观审慎框架,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以足够的力量迅速应对危机; ●泰勒规则,不断衡量产出缺口、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等。 在过去的两天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三个不同的场合就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等中国金融核心问题发表了连续的讲话。一直相当神秘的央行货币政策决策逻辑已经浮出水面。自新世纪(002280)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多年来高增长、低通胀。在此期间,中国不仅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也经受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为其货币监管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小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十大特点。在他看来,总的来说,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的过热冲动,应该把应对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多目标货币政策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往往采用单一目标体系,即唯一的目标是调控通货膨胀。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多目标系统,即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形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种多目标货币政策体系正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特征之一。有些人认为多目标很难掌握。我们看到多目标仍然是有根据的。”11月17日,周小川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政策不仅要保证经济指标健康,还要促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永远处于不健全和不健康的状态。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价格改革。如果我们只关注通胀,任何价格改革都将很容易遭到抵制。 新世纪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双重盈余模式,这导致央行被动地注入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通胀。周小川还表示,双顺差将明显增加货币供应量,带来流动性过剩,并带来通胀压力。事实上,解决双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干扰已经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周小川还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首先做好流动性对冲工作。 “2003年,或者更准确地说,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章小蕙曾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国人民银行不断被动买入外汇,吐出过多人民币基础货币,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因此,央行创新了央行票据,充分挖掘了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潜力。 以2006年至2010年11月为例,央行进行了约33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其中发行了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央行票据。统计数据还显示,从2003年9月到2011年2月,央行3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8次上调,4次下调。这四次下调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实际效果来看,虽然中国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的规模,但可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过去10年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三种药物”[h/]就像应对双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也是过去10年货币监管的最大特点之一。 “以足够的力量迅速应对危机。”周小川表示,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加深,宏观政策应该是决定性的,不能拖延。中国于2008年11月初正式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并于11月下旬宣布了该计划。当时,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外部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率下降了。2008年,中国启动了一项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货币政策也变得宽松了。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9.6万亿元;m2增长率达到27.7%的高水平。 在成功度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逐渐淡出。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使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同时也增强了全球信心,在世界上赢得了明显的赞誉。在政策力度方面,周小川也表示,没有人知道这种力度有多合适。总的来说,力量大比力量小好。越早抑制越好,效果越好。这是每个人都说的:“你应该开枪快,出拳重”。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仍然很突出。”周小川也说过,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监管都不会无利可图。也可能有过冲、过冲和冲击。选择在正确的时间戒烟正是因为“它是一种三点药。” 第二天(11月18日),周小川在“2012金融街(000402)论坛”上,回顾了10年来货币政策的特点,并以“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为题,阐述了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所谓工程描述是指央行货币政策部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的日常操作,有点像工程师的具体操作;经济描述是中央银行甚至国务院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应该兼容。周小川表示,如果经济描述过于笼统,操作层面会认为这种意图不够明确;如果经济的描述占据了所有的优势,而副作用又不愿意承担,那么工程方面将面临一个无法操作的困境。对于央行来说,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是其两大职责,金融稳定与金融改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认为金融改革只能从上到下进行。原因是金融市场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非常活跃的市场。如果我们为改革找到一种本地的、本地的或本地的产品,改革的溢出效应将会非常强。此外,如果进行一些试点改革,将会出现不公平竞争。也就是说,如果有些地方享受这个政策,有些地方享受那个政策,改革就不公平。谈到中国的金融改革,周小川说,事实上,中国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例如,汇率和利率改革就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在过去两三年中,利率自由化的呼声进一步提高,利率自由化也与其他改革进程相关。强调金融机构建立金融硬约束,这些改革相互促进。”周小川表示,今年夏天,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帮助下,在调控利率政策的同时,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 “自下而上的改革热情仍然很高。”周小川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都需要进行试点改革。原因之一是他们觉得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巩固经济发展、创新和社会稳定。周小川还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很难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提供非常成熟的经验。此外,有些改革影响很大,很难下定决心。这种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正在多达10个地区进行。如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前海金融改革、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 周小川还说,改革是一个允许试错的过程,这可以作为一个试点,最后犯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些事情被取消了,有些事情被修改了。

标题:周小川回望十年货币决策路风雨兼程“硬”对流动性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