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3字,读完约6分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2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宏观政策的总体基调由外向内转变,以内需为基础的经济转型开始。从重投资到重消费,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战略已经明确。但是把手在哪里?事实上,金融转型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实际低利率和金融管制等各种政策组合推动的金融抑制政策服务于工业化和实际经济发展,这是中国实现工业化战略成功的重要逻辑。中国的金融体系一直具有独特的“准金融功能”。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是“金融和信贷的综合平衡”。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金融体系始终具有一定程度的“半金融功能”或“准金融功能”。 在2003年的国有银行改革中,市场希望实现金融尤其是银行体系的“去金融化”改革,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复苏。金融的“准金融功能”加剧了非金融领域对各种民营经济主体的挤压,承担准金融功能也意味着金融风险的积累。 到目前为止,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金融转型推动金融改革和经济转型。关于这个话题,《中国商报》最近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 金融抑制的四个阶段 中国商报:以低利率和金融控制为特征,中国明显存在金融抑制,这支持了工业化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你如何看待中国的金融抑制? 潘英丽:金融抑制政策是战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金融支持政策,是为工业化战略服务的。其基本特征是低利率政策和政府对低成本资本配置的行政控制或积极干预。通过实施低利率政策,政府人为地降低资本成本,鼓励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将短缺的廉价资本引入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我把中国金融抑制政策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但表现形式不同。第一阶段是1952年至1985年农产品统购统销时期。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政策,政府降低了农产品的购买价格,提高了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产品的价格,并将农村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部门,并将工业利润上缴国家,形成了一种低成本的工业原始资本积累。据专家估计,这一时期国家从农村地区获得的转移收入约为8000亿元;同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420.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总额为8451亿元。剪刀差转移的资本分别占55.5%和95%。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从1979年到1993年收获货币化收益的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以m2与gdp之比衡量的货币化程度只有25%,货币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部分被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所稀释,因此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杰森(Jason)计算出,从1978年到1996年,m2增长了25.2%,减去9.7%的gnp增长率和6.82%的物价涨幅,货币过度支出率为8.68%。在此期间,不引起通货膨胀的超额货币发行收入约为8447亿元,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1993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1991年,m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从1992年到1993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0%以上。这意味着货币化的好处已经用尽,通过货币超支支持政府投资的政策不再可行。 第三阶段是1991年至1997年银行职能的财政期。改革开放的前半部分具有“为人民储存财富”的特点。城乡个人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78年的50%上升到1995年的70%。相比之下,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79年的34%下降到1997年的10.7%。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因大规模隐性失业而长期亏损。由于财政实力的下降,这一时期的财政补贴逐年减少,而通过国有财政渠道的隐性补贴迅速增加。 此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呈现出银行贷款取代国有资本注入的趋势。“以贷代贷”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取代了政府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向国有企业发放工资性贷款、“饺子”贷款和“安定团结”贷款,在稳定国有经济和整个宏观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这一时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积累可以看作是国有银行体系经济改革社会成本的沉淀。 第四个阶段是1997年至2006年,当时通过股票市场和低存款利率政策,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成本由中产阶级分担。改革可以被看作是对制度建设的投资,成本立即发生,收益在未来不同时期分享。因此,经济改革的可行性和成功与否取决于国家信用、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或国有银行与股票市场的跨期转移。 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而具有事实上的合法性。1997年,证监会第15号文件提出“证券工作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国有企业要充实资本,千方百计收购有发展前途、有亏损的国有企业”。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已经开始了通过股票市场向中产阶级分摊改革成本的“社会化”进程。 通过重组、上市和产权转让,国有资本得以收缩战线,完成战略调整和整体盈利。截至2006年,国有银行(农业银行(601288)除外)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存贷款利差补贴、央行再融资、金融资本注入、外汇储备注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完成了资产重组和上市融资的全过程。,银行业整体稳定指数达到国际水平。 在股票发行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票发行配额管理,保持相对较高的市盈率(即融资成本较低),并通过发行审批制度,将低成本融资特权分配给特定行业和国有企业。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为国有股的增值和实现带来了便利。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沉淀的改革成本社会化分担进程已经全面完成。今年,该银行的利润达到2004年的10倍。股指也开始快速上涨。 事实上,2006年应该是撤销金融抑制政策的最佳时间窗口。年底,银行业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储户补贴银行是不合理的。如果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利率市场化能够及时实施,发行审批制度能够逐步退出,那么今天的中国将会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可持续的发展。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潘英丽:以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