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7字,读完约5分钟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国外流通,成为国际公认的定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降低汇率风险,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但是,凡事都有利弊,人民币国际化也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世界经济的微小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影响,这将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控的难度。如何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趋利避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专家组成员郭田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最近,人民币国际化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华盛顿接受媒体独家采访时表示,人民币能否国际化最终取决于市场的选择,央行并没有刻意推动本币国际化。你怎么想呢?现在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吗?
郭田勇: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是大势所趋。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痴心妄想。之所以提出国际化,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对外贸易关系和外汇方面有着大量的合作,并且有着良好的国际化基础。然而,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盲目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就会误入歧途,出现问题。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即国际化必须与国内改革相协调,包括中国资本项目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改革等,并全面推进,而不是单打独斗。
记者:我们来谈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即资本账户管制的自由化。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争议。你怎么想呢?
郭田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加快资本账户开放,促进资本自由流动,中国目前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宏观和微观条件。从宏观上看,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稳定,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金融监管能力日益提高,外汇储备充裕,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化解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国内企业和金融市场投资者也有开设资本账户的需求。
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微观主体的抗冲击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开放过程中的风险不容忽视。考虑到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开放的速度和程度应与我国国内发展和改革的程度相适应,并遵循“先流入先流出、长短期、直接间接、机构和个人优先”的原则。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采取适当的风险预防措施。
记者:我们来谈谈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应该注意什么?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郭田勇:取消汇率管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完全国际化意味着汇率应该由市场供求决定。为了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的货币,人民币一方面不可能向世界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人为干预人民币汇率,因此人民币很难得到国际认可,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币也不可能完全国际化。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必须像水一样,从国内金融结构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完全开放。一旦从里到外打开,水面的高度将是一样的。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体系,停滞不前,不符合国际标准,或者仅仅因为经济总量大而盲目推进国际化,很容易导致外部洪水,从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首先,应该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其次,汇率应该是指一篮子货币,而不是美元定价。具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增加汇率的弹性,增加欧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权重,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有效调整,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如将波动幅度放宽至1%-2%,适度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使汇率更灵活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
记者:最后,我将谈谈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目前,中国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郭田勇: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是相连的。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资本将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同时,中国国内资本将不断涌入国际市场。然而,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如信息透明度不足、暗箱操作等。,这导致资本市场很容易被冲垮或出错。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
此外,作为中央银行,调控手段和能力有待提高。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为全世界提供流动性,发行的人民币不仅应该在中国流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流出中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人民银行不仅要有能力调控中国国内经济,还要有能力控制全球经济。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只要我们保持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终将实现。
标题: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趋利避害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