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1字,读完约2分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支持锂电池新能源的相关规划或意见。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国锂电池及相关上下游产业迎来了投资热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经理吴辉表示,2011年,全球阴极材料市场总销量为59470吨,国内产量为29450吨。今年以来,已有十多家国内外企业投资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预计产能将迅速释放。近年来,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的market/きだよきだよ0/makes国内大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与长期投资锂电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力电池终端的应用稍显冷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全国仅销售了8159辆新能源汽车,实际生产能力只有1万多辆,其中大部分是出租车、特种车和其他公共领域使用的车辆,有明显的政府支持痕迹,很少有人购买。
据《国家商报》报道,记者从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研讨会上了解到,锂电池热投资冷应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关键的锂酸化合物正极材料发展迅速,产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在材料的性能、质量、稳定性、成本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锂电池的推广和应用带来障碍。
在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建议应加强锂资源的保护。中国的锂矿资源仅占全球资源的10%,而去年的产能占全球资源的12%。因此,我们应该控制投资规模,特别是整合小企业,实现大规模生产。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地方都在争先恐后,私人资本大量注入,地方政府在背后推动建立一个大型锂电池生产基地。
以江西为例,相距仅60公里的新余和宜春两市,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电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产业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二是打造“亚洲锂都”,做大做强锂电池生产的产业链,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会长王认为,由于不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对锂电池的需求进行预测,相关企业不应总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应着眼于稳定发展。“我们一直认为,将锂电池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国际知名的信息公司罗兰·贝格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全球汽车锂电池行业的泡沫正在形成,泡沫破灭后价格将相当沉重。
标题:王敬忠:锂电池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还需35年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