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2字,读完约2分钟

据新华网报道,莫言赴瑞典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并应邀以“说书人”为主题发表文学演讲,赢得了很多掌声和笑声。当然,骂声和嘘声从未停止过,包括他之前的声明“诺贝尔文学奖总是授予个人而不是国家”,这也让一些网民感到不舒服。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无论是掌声还是咒骂,正如莫言在他的演讲中所说的,他所说的将随风而去。莫言获奖后说,他的心像一块巨石,风不能动。作为旁观者,我们真的不必过多地解读莫言和获奖的意义。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没有道德操守”、“个人英雄主义”、“你准备好加入外国国籍了吗?”面对种种疑虑,莫言说他是个看戏的人。面对老虎,网民的质疑就像“青年学校”。事实上,这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内心的反映,比如对集体主义的狂热,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个人地位的不满。经过反思,莫言不再是莫言。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在中国浮躁浮躁浮躁的社会氛围下,无论是获得金牌的奥运健儿,还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文人作家,似乎最终都将成为富民强国的“符号”。莫言拒绝被“符号化”,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应该允许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学奖项,它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同义词。在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可能会有无数光环照耀着它,但是当我们中的一个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我们应该冷静下来,让光环随风而去。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事实上,我们应该感谢莫言为中国文学的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在“写得好而不获奖”和“赢而不爱国”之间,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在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采访时,莫言曾经永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以此来增强自己的野心,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促进中国文学的关注和发展……这些都是他乡土情怀的表达,但只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充满激情的语言装饰。

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值得钦佩。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脱下华丽的外衣,告别“针灸”生涯的辉煌,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我相信中国文学将大有可为,中国当代文化将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标题:莫言很淡定 我们更要淡定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