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2字,读完约3分钟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2010年以“退房订单”为主要业务的78家非房地产央企中,目前的退市率不到50%,保守估计只有30%左右。除了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影响,不仅存在处理股权纠纷的复杂性,还存在难以放弃相关利益的因素。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对中央企业来说,尽管近年来它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经常受到公众的批评。重点不外乎两点。一是中央企业参与的竞争是否公平,能否获得合理的利润;第二,如何分配中央企业的利润,中央企业是否公开透明。至于中央企业在房地产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他们往往以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方式获得土地,与“地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更受人们的关注,这也是“退房令”产生的原因之一。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然而,从本质上讲,一方面,据统计,非房地产中央企业占全国房地产市场份额不到5%,大量非SASAC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参与住房市场。到目前为止,只有山东、南京和合肥提出了不同的“退房要求”。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根本矛盾是土地机制、市场扭曲和供需失衡,而不是参与企业的股权类型。因此,在讨论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时,有必要跳出原有观念的束缚,转向国有企业发展方向的大思路。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今后应该介入哪些领域。如果说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那么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结构性失衡,即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正在逐渐下降,而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发挥支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企业应该介入各种创新产业,促进相关市场的改善,而不是满足于资源、垄断和低效产业的现状。现实突显了中央企业的损失。在公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测的139家央企概念类上市公司中,中期报告业绩整体预降率高达67.6%,国资委也提出“必须停止以扩大规模为目的的投资”。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其次,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所有国有企业,由于所有居民拥有的财产都由政府管理,一个基本前提是要突出透明度,这也是改善监管的前提。从国有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到国有企业退出房地产等具体事件,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向利益相关者公开。同时,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仅仅依靠政府来管理国有企业往往会遇到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从长远来看,立法机关应该进行外部监督。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最后,既然“退出令”的目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有序竞争,也有必要考虑到有许多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国有企业,它们应该逐步退出竞争日益激烈的中高端住宅市场。相反,在实现可持续管理的同时,应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创新手段,重点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以解决社会矛盾,发挥“长子”应有的作用。

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总之,虽然国有企业很难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长期从事私营企业做不到、做不好或无利可图的行业,但它们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标题:杨涛:央企退出地产背后的逻辑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