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14字,读完约11分钟

“英国”的诞生:历史之光成为现实近年来英国政治语言中,“公投”( referendum )确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年9月18日苏格兰脱离英国进行公投,年6月23日英国滞留欧盟 英国历史上最近的公投是在1975年吗——哈罗德时的首相 以经常谨慎稳健著称的英国,在短期内将这么密集重大的国家转移到公投,考虑到长期的代议制以前流传下来,公投本身是否具有最高效力还在等待判决。 但是,单纯用“remain or leave”二选一的方法决定进退,不仅掩盖了英国人对局势许多复杂关心的需要,而且打开了年西方主要国家逆全球化的转变,我们想起了其熟悉的酷刑 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不是整理现代英国的成长过程。 琳达·科里的《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 Brit ONS: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中文翻译是周玉鹏,刘耀。 作者在本书中处理的中心问题是大不列颠如何聚集在更统一的国家,由此形成的“英国性”( britishness )未来的快速发展方向。 为了回答上述宏观主题,科里不使用同样宏伟的叙事模式,而是分解为新教信仰、帝国扩大、北美独立、王室统治、女权主义迅速发展、天主教解放、议会改革等更具体、坚定的事件和进程, 1707年,苏格兰通过联合法实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合并,从此“大不列颠”在法律上成为一体,本书的时间下限是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时设定的 论述时间段是这样定义的,科利在第一版序言中说明了她的两个担忧首先要明确英国面对重大威胁时,支持什么样的现有秩序,效忠祖国的人的身份认可、行为和思想是什么 其次,作为这个时期的结果,英国的国家身份感具有什么样的力量、适应性、甚至弱点? 很明显,这两个问题彼此密切相关,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性”的特质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 Brit ONS: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 )原版书的影子最初是1992年出版的,2009年发表了第2版。 形式是“英国性”:新教、帝国、爱国主义,但回答“英国性”的具体概念也不容易,像凯尔特黄昏一样最基本的边界也很模糊 费尔南多直布罗陀是未完成的作品《法国的特征》,用两卷篇幅刻画法国的空间和历史、人民和风物,年鉴派长、中、短时间三层结构,他在未发售的第三卷中应该是“法国性”。 如果是的话,必须提供最终的定义和说明。 比“英国性”幸运得多,琳达·科里用几乎相反的方法定义了它。 虽然很难直接回答“什么是英国性”,但至少可以从“英国性什么都不是”开始探讨,这条迂回路线是意想不到的道路 在构成“英国性”的众多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宗教因素,具体是宗教改革以来的新教徒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protestantism )。 值得注意的是,与强调17世纪革命的清教色彩相比,作者扩大了其关注范围,囊括了国教、清教、长老派、路德派等各新教派的信徒,这是了解书的关键。 因为这确实指的是某种对立的天主教徒和那个国家 换言之,为了使新联盟的大不列颠具有某种同质性,必须人为地确立“异分子”的力量,通过反复确认它来达到定义“不列颠人”的效果 简单来说,在18世纪上半叶的上下文中,一个身体是英国人是因为他或她不是天主教徒。 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我们不能想象宗教对18世纪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也不能同情。 这种影响不仅无处不在,毫无疑问。 英国人对新教信仰的骄傲在当时的一系列宗教和文学作品中凸显出来——在18世纪两者往往很难相互区分 1715年非国教徒出身的大臣艾萨克·沃茨在出版的圣经赞美歌的翻译中毫不犹豫地将原文《耶路撒冷》替换为《大不列颠》,在19世纪初的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把英格兰称为耶路撒冷。 《进军芬奇》,威廉·霍加斯,雕刻画,1750年作。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准备好了有点焦躁的士兵,他要去北方和查理·爱德华·斯图尔特及其追随者战斗 这个士兵被左右两个女性纠缠,分别象征着纯洁而有活力的汉诺威王朝和腐败堕落的斯图尔特王朝 问题是,当这种宗教虔诚的信仰与现实政治汇合时,他们会更加明确和深入英国性的形式。 由于英国在近代史上的卓越地位,人们相信英国从一开始就能成功,但这些“监护之明”一定得不到18世纪英国国民的赞同:对他们来说,是欧洲最强大的天主教国家法国入侵威胁的瞬间 从1689年到1815年,法国是英国霸权最强、最危险、最持续的竞争者,这一长期以来始于奥古斯堡同盟战争,经过西班牙和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滑铁卢之战 再者,论者把这一个多世纪的冲突称为“第二次百年战争”,所以1763年以后,英国基本上猜中了海洋霸权,但观念的惯性依然对人们不释然 科里还指出,到19世纪末,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和大众的权威将法国视为最危险和最明显的敌人,理由充分。 《加勒门》,威廉·霍加斯,雕刻画,1749年制作。 这部作品基于画家本人在法国加莱的不愉快经历,画中十字架、英国王室盾徽和代表英国的城门被阳光照亮,法国士兵、修道士修女、苏格兰高地人等“异己”置于黑暗中,画家本 如果英国对抗法国的成功开辟了殖民地帝国的道路,北美独立在帝国扩张中是另一个重要的,上启下的事 重要的是对世界历史来说,那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其承上启下对英国来说,失去北美殖民地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凤凰吗? 之后,整个19世纪,英国迎来了海外扩张的黄金期,失去北美殖民地的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悠久的谚语再次侵入大脑。 "罗马人失去了帝国,但从此赢得了世界. " 北美独立形成的“英美特殊关系”至今仍在持续,其影响越来越多维,需要更辩证地反省。 英国和旧世界列强的竞争毫无例外地取得了胜利,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的特点,从侧面证明了英国新教徒主义的优势,但在与新世界的初战中英国意外地失败了 重要的是,打败宗主国的前殖民地正好是新教的国家。 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清教的国家。 这一定是正面重申了英国新教的优势。 英国百战百胜,唯一的失利也不输给同样信仰的同胞。 但是,对此我们得出结论认为“两个英国”之间的冲突可能为时尚早,这不是处于同样快速发展水平的两个社会的争论 亨廷顿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极其启发性的观点之一,新生的美国是现代社会和都铎政体的结合,都铎政体的重点从16世纪英格兰的权力分配和运营体系延续下来,对北美政治结构的影响自不待言 到了本书论述的18世纪后半期,在被大西洋隔开的同一民族内部自然出现了某种张力。 这是相互平行迅速发展的两个政体,因为大洋的这一岸出现了乔治三世那样强大的立宪君主,对面的土壤结成了更古老、更自由的联邦制政体。 从这个立场来说,“两个英国”之间的冲突就像同一个英国不同成长时期的阵痛 塞缪尔·亨廷顿《社会中政治秩序的变化》一书的影子 通过对抗天主教这种否定的自我承认和北美独立这种肯定的自我承认,19世纪英国人的国家身份感随着帝国的扩大走向了世界 在这种双向定义的长期培养中,英国人在“大不列颠”的意义上出现了爱国主义的雏形 大不列颠爱国主义的起源与英国人对君主的态度密切相关,但这决不是以前概念性传达的“忠君爱国” 其实最讽刺的是,在作者叙述的这个时期,坐在英国王位上的是外国血统的君主,在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继承她的是远亲表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 george i,1714年~1727年) 乔治与安妮女王血脉相去甚远,王位继承排名第52位,但光是路德派这种新教信仰,就一举摧毁了很多前排,实现了“逆袭”。 英国新教的承认和实务风格再次被强调,可以反例的是詹姆斯二世的子孙,他两次进军英国本土试图夺取王位,但英国人对天主教统治的极度恐惧迫使他们放弃了血统更亲密的对君主的忠诚。 由此可见,英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并不基于狭隘的民族和血统,更重视人身自由与安全、对君主权的适度制约和统一的商贸体系。 这些是新教赋予英国的特质,也是早期英国爱国主义的第一价值观。 乔治一世( georg ludwig,德译格奥尔格·路德维希)本来是德国汉诺威选帝侯,在安妮女王死后作为第52位继承人登上大不列颠王位时,他已经老了,由于英语不通而对英国政治影响有限 这个结构直到他曾孙乔治三世时期才改变 《跨世纪》先见之明:科利的历史书《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是192年初头版,作者琳达·科利从80年代初开始就在做相关的学术思考和准备 她也在序言中坦陈,这本书混杂了各种关注点,本人也经历了从剑桥到耶鲁的移动,也许扩大了跨越大西洋的注意视野。 实际上,作者在80年代获得博士学位时,就已经明确了这种拓展英国史研究视角和行业,纳入更外向的欧洲史乃至世界史背景进行考察的野心 科利认为那时的18世纪英国历史著作依然内向保守狭隘,许多学者认为关门造车,不越过研究专业的畲域 即使在稍老的英国大学,冠以“英国史”的学科也是英格兰史,甚至是低地英格兰(指伦敦和英格兰中南部平原)的历史,过于集中于上层政治史,没有关注性别、种族、宗教等问题 科利的这一学术野心一直保存到2009年这本书第二版时才得以发扬,年轻时移居而产生的比较分散,更具体的关注点,及其著作的谋篇布局和行文论述,本身就清楚地展示了作者构思的轨迹。 现在科里的这种野心似乎大获成功。 这本书的初版获得了1993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汤姆·内恩( tom nairn )说:“在所有语言出版的关于国家身份问题的研究中,本书是最耀眼、最有发现性的研究成果。 考虑到汤姆·内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科里年轻时说的“闭门车”者,内恩的这篇书评应该是中肯。 书的作者琳达·科里( linda colley )的《英国人》一书的持续魅力是,从1992年到2009年,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无论是英国还是世界,都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有趣变迁。 都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继续介入现实的迅速发展,“英国性”一词除了名词以外还增加了动态的词类。 换句话说,“英国性”本身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外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核心精神似乎总是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就像1707年以来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一样,一切看起来都没有变,但一切都变了 让我们回到最后一个开头提出的问题。 英国去哪里呢? 最好的答案往往不是给出正确直接的答案。 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更好的答案是启发某种问题意识。 作者应该做的是尽最大努力表现曾经的事情和结构,把最终的答案留给-如果存在-所有的网民。 写《英国人》几乎一样,查尔斯·蒂利在《强制、资本、欧洲各国》一书中写道,现在民族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两个层面。 另一方面,欧洲联盟等超国家管理系统一方面侵蚀国家主权,另一方面有在主权国家内的特定地区不断强化的离心倾向。 遗憾的是,这两方面的重大挑战冲击了西北欧洲大西洋海水中的英伦列岛,英国人自己的看法如何? 诚如科利说:“欧盟经济强劲,但行政管理发育不全,军事上也微不足道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要闻:张子恺︱民族国家还是国家民族?评琳达·科利《英国人》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