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18字,读完约16分钟
中国一位学者引用美国学者卡特( thomas francis carter )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向西方传达》一书,西方学者也很喜欢说明古腾堡印刷术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的。 事实上,卡特在那本书里还不确定古腾堡印刷术是直接来自中国的。 他只是列举了古腾堡印刷术可能受到中国影响的情况,以及本发明在欧洲出现的社会条件和技术基础。 他还强调,上述人物(指包括毕升等人在内的中国、朝鲜活字发明者和采用者,由引用者按)一定是欧洲印刷发明者的直系祖先。 特别是后面三个发明和改善活字的人,就像旁流,他们和欧洲印刷发明者的关系与其说是祖先,不如说是表哥 之后,卡特非常可靠地指出远东的水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和欧洲的印刷发明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不太能回答的问题,但根据现有的证据回答是否定的 毕升的活字一直没有广泛流行,在元代与欧洲密切接触之前,几乎被遗忘了 采用木活字时,与欧洲接触最频繁,但关于从贸易路线中断到在欧洲开始印刷活动的100年间的情况,真相不明 古腾堡受中国印刷术影响的朝鲜,即使在15世纪初率先发明了字形,用金属活字大量印刷,也不能说由此而来,他说:“至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两者的关系。” "据我们所知,在那半个世纪内欧洲和远东几乎没有交通. " 之后,卡特进行了慎重总结,但现在要断言中国、北朝鲜的活字印刷与欧洲的活字印刷没有直接关系还为时过早 另一方面,还没有发现足以证实两者的证据,在掌握肯定或否定的证据之前必须排除成见,建立定论 卡特的注意和警戒不是尖叫,荷兰学者戴温达( j. j. l. duyvendak )在书评中也对卡特的研究和中国印刷术进行了很多表扬和赞美,他最后和卡特一样说:“欧洲印刷术的结果来自东方 今天没有确凿的证据……”当时翻译成中文的carlton j. h. hages所着的《近代世界史》,也认为印刷术有可能在中国最初发明,传到日本和朝鲜,但传到欧洲。 “14世纪,远东的欧洲旅客和商人当然会看和听印刷的书籍”,“印刷技术会从亚洲传来吗?” 而且,这本书向长篇说明了欧洲活字发明的条件和大致情况。 其中,在提到古腾堡时,印刷术的发明者从应用印刷版制作活字到印刷术的真正发明,不知道实际过渡期的历史 有人说第一个制造和采用活字的欧洲人是科斯特、荷兰的哈莱姆人 但是,大约在1450年有一个叫古腾堡( john gutenberg )的人,在德国迈因斯( mainz )市内的印刷店使用活字,知道最早知道的只有教皇的《免罪证》和《圣经》的译本 中国学者也有同样的见解 陈叔谅在《西方通史》上说:“欧洲15世纪印刷的发明,在中国得到的怎么样? 等待详细的考试 陈书说德国美因茨人john gutenberg开始使用活版印刷书( 1450 ),到15世纪末为止“罗马有印刷局,16世纪在欧洲各国流行”。 语文教科书也有类似的角度,“中国印刷术早就发明了”,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北宋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后来“传入了日本、高丽这样的外国”。 “关于西方印刷术,虽然与中国的关系还没有充分确定,但大致可以说西方的印刷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后沈子复参考卡特的着作,认为欧洲印刷术的发明一定会受到中国的影响,但具体的传达中介、途径、结果尚不清楚。 但是,卡特等人的谨慎和保存态度起不到什么作用,他的这部著作依然作为谷登堡印刷术在中国乱舞和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启发的权威论坛,被中国学者引用,故意被错误引用 同样也可以看到培根、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的歪曲的解释和采用 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是“新工具”,印刷、火药、磁铁“这三项发明已经在世界上改变了事物的所有面貌和状况:第一项是学术方面,第二项是战争方面,第三项是航行方面。 而且,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任何宗派、任何帝国、任何星星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只是这些机械发现。 “革命家马克思更豪爽地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发明。 火药粉碎了骑士层,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成为了新教的工具,成为了科学复兴的手段,成为了创造精神快速发展必要前提的最有力杠杆 培根和马克思这两句话经常被1949年以后的印刷历史学家、文化史学家以及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引用,论证中国三大或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很大的权威证据 事实上,无论是培根还是马克思,这三项发明的专利权都不属于中国人,甚至前后文都谈论欧洲的科学技术,没有提到中国,也没有建立与中国的联系 从那篇论述中,他们显然认为欧洲人发明了这三种技术。 但是,这两句话的很多引用者,特别是印刷史、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歪曲培根和马克思的本意,在这三项发明之前加入定语“中国”,或者从中国传给欧洲,培根和马克思对中国三项发明有何看法 还有一些学者主张:“中外学者多年的锐意研究证明,在世界史上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上述四项伟大发明都是在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完成的。” 通过这样的记忆构筑工程,毕升是活字印刷术的第一个发明者,古腾堡印刷术源于中国、中国三大发明经由马可波罗、阿拉伯人或蒙古人的西方传入欧洲的认识,逐渐在坊间盛行,在某种程度上 “总的来说,我国的发明是最早的,但现在没有进步。 印刷术如果是固体的,他为什么不是单独的? ……但是同胞,同胞,永远可以让这个过时,不是自强吗? 关心自强之法、努力科学……”“使落后的中国走上科学化之路,是我们现在的责任。 因此,近代中国印刷史的作者往往以昔日的光辉反映今天的寂寞,感叹中国以后不像西方那样表现民族主义的心理,激励国民努力:印刷术的没落,有关民族文化,国家的盛衰巨大,实际上不容忽视 (李常旭:《印刷术和文化》,《西北实业月刊》第1卷第3期,1946年10月1日,第48-49页)一点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印刷术有西方传入的情况,“十二分羞耻和警戒,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但今天的中国印刷术 类似的言论在当时印刷史的书写中很常见,其意图是刺激和鼓励网民,发扬光大中国固有的印刷文明 张秀民立志研究中国印刷史是因为卡特代中国人以写中国印刷史为耻,他亲自为中国的光辉、悠久的印刷术历史而出名 这种民族主义的书写需求,在当地现在中国学者大力拥护活字印刷术发明权的论述中很明显。 其实,至今刘麟生翻译的卡特的《中国印刷术源流史》,于1957年原封不动地复制出版,吴泽炎重新翻译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于1957年12月商务印书馆不重复出版,与张秀民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 此外,当时的英国学者李约瑟(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1995 )在很大程度上背书了包括印刷术在内的中国科学技术成果,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国家政权构筑的需要 当时的人说:卡特和张秀民的书给了我很多知识。 雕刻印刷术不仅是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 中国人利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大量印刷书籍时,欧洲各国只是用钢笔在羊皮上抄写“圣经”。 从明朝开始,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欧洲 读这些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骄傲、自信和使命感,激发愤怒的雄心壮志 这些书是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王益:《总序——重视印刷史的研究与学习》,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纸分会:《中国印刷史料选集雕版印刷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第3页)综合这些,历史书往往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述,简单的 就像伯克说的,“知识的选择、组织和陈述不是中立的、没有价值的观念的过程 相反,它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支持的世界观的表现 (对经历过忧世伤生、苦难的大部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历史书总是有大义地阐述政治,不仅能让他们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光彩和奋起图强的思想资源,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和书籍,在中国找到过去和现在的世界位置。) 换言之,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抗西方霸权挪用的“弱者武器”,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实用性,比较有效,被广泛接受和运用 在近代持续激烈的中西医争论中,包括印刷术在内的所谓中国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故事,是因为中国发生中国医学与发生西方医学有完全不同的地方环境和物质条件。 从历史上看,中国所有西方没有的学术,不仅是医学、指南针,西方为什么要品尝自己呢? 首先有中国,但不是为了中国的独特嘲笑万邦,而是万邦向中国学习,用于航行,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印刷术怎么自己有? 首先有中国,但不是为了中国的独特性嘲笑万邦,而是万邦向中国学习,在文化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火药在西方有什么味道? 首先有中国。 不是为了中国独特而嘲笑万邦,而是万邦向中国学习,用于作战,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整个西方文明来自中国,不是笑万邦,为什么轮到医学,笑万邦? (张忍庵:《医学的空间性及其新旧观》,苏州《国医杂志》第3期,1934年秋出版,见第15页)这里的论述自然逃不出“西学中源”论的窑,但很明显,这样的论述意图像晚清一样容易学西学的口 当时的人面临着外部文化强国在强大压力下的焦虑,甚至感情上的不自然认可——弘扬着中国过去的光辉和影响,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河流的天下和技术不如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通过“记忆政治学”( memory politics )的操作,温暖、构筑国史的荣耀,表彰中国历史上的原始发明,发挥历史学的经世作用,唤起民族的自信, 或者,可以说他们不是挖掘历史中的真相,而是试图向他们解释被认为是“真相”的历史,在解释中自我反省,自我构筑和自我承认,甚至实践 对他们来说,历史的真相和解释标准、价值评价是不可分割的,历史知识不仅是对“真相”的重新发现,也是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解释和重新规划 所以,阐明历史真相不是这些学者的终极目标,最重要的目标是被阐明的这样的“真相”,经过世界是否有用,对现在的社会实践是否有意义,往往是最优先的考虑事项 就像着名学者陈垣的《夫子自道》一样,“史贵求真,但有时不需要过泥巴。 凡事伤害民族感情,失去国家体魄的人,不刊登也是真的 ”陈垣后来补充说。 “问题足以伤害民族感情的人,不研究就不简陋。 如氏族的辩论、土客之争、汉回问题,研究、对民族无益而吃亏的,也可以放下 确实,正如一些理论家明确的那样,历史书是中性的、不透明的、充满意识形态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一定脉络下知识和权力相互作用的描述,它表现了我们过去的“真实”效果,即历史的“真实” 中国印刷史和古腾堡的描述和解释当然不例外 实际上,古腾堡是谁,他发明的是木版活字还是金属活字,到底他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什么时候发明了印刷术,活版印刷术的真正技术状况如何,与木版、雕刻印刷作用不同,中国印刷术对中国的影响和 相比之下,很多人真正在意的是获得论述和参加的权力,把古腾堡和欧洲的印刷史在中国的印刷史上划上榫,为中国印刷术,特别是毕升的活字版发明找到位置,阐明其现实意义,进而中 西方印刷现代化和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应该找到立足点——中国发明的印刷术(或三大发明)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中也是自然的 在1919年写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基于印刷术知识普及、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特别是把印刷工业作为工业现代化构想的一个方面,这个工业为了把知识供给人民,是近代社会的需要,人类没有进一步进步 所有人类的大事都在印刷纪律中叙述,所有人类的知识都在印刷中积累,所以是文明的一大因子……中国民族为了发明印刷术,印刷工业的发展反而很缓慢 我制定的国际快速发展计划,也要兼顾印刷工业 从普通知识分子到影响大局的政治领导人,在中国社会实现印刷现代化是他们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其诱因之一是中国是印刷术的第一个发明者这一历史认识 因此,近代中国印刷史的作者后来就古腾堡谈了古腾堡,不仅坚决了欧洲的历史书写模式,而且迅速继续和深化了中国印刷史和欧洲印刷史比较相关的书写模式,他 用恰当的描述策略——时间差弥补空间偏差,表现历史中介的传达实际达成的宣传效果,追求古腾堡印刷术和中国活版发明的相似性和继承性,描述或含蓄两者的血缘关系,揭示印刷术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巨大作用 强调中国发明的伟大和应该继续追求印刷现代化的必要性这是现代视野左右的“价值”优先的“事实”的重建,与后现代论者所谓的“历史(历史书)是人们和民族产生他们认可的方法”的担忧相呼应 奇怪的是,当近代中国印刷史的作者积极构建谷登堡印刷术与中国的关系,急于印刷现代化时,杨不是参与了另一个谷登堡神话的构建和复制吗? 潜藏在这种构建和追求下的前提是,在去掉语境的情况下,以线性历史观和化约论思维,对中西印刷术,抽象出古腾堡印刷术的作用,很大,认为中国的木版印刷技术不如古腾堡的活版印刷技术 暂且不论欧洲,有关于古腾堡是否是活版印刷术的第一个发明者,什么时候发明的争论 事实上,西方历史书上记载的古腾堡神话,被认为是隐喻和发明以前流传下来的东西,以及周启荣教授注意到的,早期的古腾堡印刷术有很多缺点,消耗了铜和劳力,古腾堡印刷术很大 这种情况到19世纪以后,在相关物质配置和技术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时,木版印刷技术逐渐开始淡出欧洲乃至世界的印刷舞台,古腾堡印刷术首次成名。 是的。 正如晚清教会杂志《格致益报》的网友“丹徒何宾(左侧有“山”字画)生”的疑问,石印、铅板书籍、藏年长,笔迹率模糊。 我拿了行李箱里的旧书,实际上有销售者 中国的木板没有这个缺点 怎么印刷也没变吗? 面对既是技术也是文化的问题,《格致益报》的编辑也做了聪明的回答,不直接对应各印刷方法的优劣,但为铅印和石印技术辩护:不论笔誊写、板、石印,都是纸墨两个,笔迹不长消失。 现在各本坊的石印、铅笔纸墨水都不是很多精良的,所以几年后,字模糊了,不足为奇 藏书要选择干旱地,不要被水银绿二蛀了,万卷楼的头无忧无虑地浸泡着! 但是,与活字印刷术相比,除了方便、便宜以外,正如钱玄同当时指出的那样,在印刷比较冷的中文时,活字的模型大多没有那个字,“勉强雕刻,大小不同,字体位置不均匀,点画之间舛错误很多。 所以木版印刷依然有其特点:“如果要认真刻书,木版不是必须的,要求接下来的事情,石印也是可能的。” 现在印刷局说的字,很多时候是现在复印所通用的,字体遵循《康熙词典》的话,俗恶的谬误的身体就混杂在其中 就这样,正如王泛森教授指出的那样,我们也不能高估印刷术以前传入中国的正面作用。 近代中国实际上存在很多反印刷和主张楷书的论述,这些声音指出“没有正面讨论过”。 处于印刷时代的我们,也在今天的眼中扩大了印刷复印件在明清中国社会的普及度和流行性,不仅夸大了印刷复印件对社会的影响,而且在手稿中也没有意图。 最后,法国文化史家查理( roger chartier )在探究法国革命与启蒙书之间的关系中说,在某种意义上,大革命是“写书”,而不是相反。 法国革命赋予了某本特定的书远见卓识和可昭法国式的意义,事件后仔细编纂了它,追认为是大革命的源头 因此,我们是否也应该追问谷登堡印刷术是否引起了欧洲的现代化呢? 欧洲现代化产生了古腾堡印刷术吗? 还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摘自张仲民着《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和政治接受》,社科文献出版社年11月 原题是“历史书和记忆政治”,现在的标题是编辑制作的 信息允许分发,省略原文注释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要闻:张仲民: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是历史书写出来的“中国制造”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