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0字,读完约2分钟

“农民工进城解决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就学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9日说,在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农民”成为“公民”的问题。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财经年会:预测与战略论坛上,陈锡文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要把“农民”变成“公民”非常困难,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他引用数据说,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数为4.6亿,2011年达到6.9亿,增加了2.3亿,而进入城镇但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约为2.3亿。也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大部分新增的城市人口都处于自由状态,而且大部分都是农民。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他说,中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但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还没有真正成为公民,这将给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农民市民化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陈锡文说,要引导农民加入城市化浪潮,成为公民,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并考虑用什么领域和机制来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服务业的大量中小企业才能提供这么多就业机会。因此,中国的政策和制度改革应鼓励发展中小民营经济,这与推进城市化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住房。陈锡文表示,有关部门已经对进城农民工的住房状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镇中,只有不到1%的农民工拥有自己的房子。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第三,必须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陈锡文说,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为现有的就业制度不完善,农民工进入城镇和企业后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他判断,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比例约为20%,约80%没有参加保险。累积的差距不难衡量。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第四,农民工进城会带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据有关部门对随迁儿童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2011年,随父母进城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不到1200万,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近1.5亿,其中近1.3亿在农村。陈锡文进一步指出,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尚未解决,高中和大学的教育问题也已经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陈锡文说:“推进城镇化绝不是扩大城镇规模和城市建筑,必须解决一些现实的民生问题,否则城镇化将难以持续。”

标题:陈锡文: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问题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