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6字,读完约6分钟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一年前,投资巨头薛荣年离开曾任职11年的平安证券,转投华林证券。2012年,投资银行业务蓬勃发展的华林证券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近日,一直在路上奔波的华林证券董事长薛荣年接受《中国商报》专访,分析证券行业热点问题。 薛荣年认为,从2013年的探索期开始,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创新驱动的市场环境将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同质化趋势将不可避免。至于目前800多股排队新股的“堰塞湖”问题,他认为通过多渠道分流在一年内消化应该不成问题。 中国商报:今年证券业创新政策频繁,但后续实施的情况和效果仍是外界看不清楚的问题。您认为2013年经纪行业的创新将进入哪个阶段,哪些业务将首先出现,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挑战? 薛荣年:在2012年创新大会上,郭董事长明确表示,经纪行业的发展经历了野蛮成长、清理整顿、规范运作的阶段,现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我认为,创新业务将从明年的探索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创新产品将面临市场考验。 基于此,突破传统的渠道服务模式,探索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理财业务,将会起到带头作用。特别是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券商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资产管理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和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业务也将表现良好,从单一融资渠道服务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如产业并购。 我对通过创新寻求快速发展的经纪行业充满信心,但我也知道创新不是一颗“灵丹妙药”。创新发展需要能力、治理、人才、机制和制度等多种支撑条件。在这些方面,整个行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日报:请为我们勾画出在创新的驱动下,中国证券业的经纪领域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不同规模的券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布局? 薛荣年:现在勾画具体的券商版图还为时过早,但我相信创新驱动的市场环境将会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券商。有些人以规模取胜,有些人擅长专业,有些人通过销售交易表现出深厚的基础,有些人通过财富管理建立信任。总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实体经济的繁荣而发展的中国证券业,将迎来一个繁荣和美好的局面。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在美国的成熟市场中,有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格林希尔(greenhill),前者的资产规模几乎是中国行业整体规模的10倍,后者规模不够大,但擅长并购,等等。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期间,美国经纪业也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到创新运营的艰难转型,并在市场演进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市场结构。 正是由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同质化必然会发生变化。但是对于任何经纪公司来说,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客户来自哪里?该产品来自哪里?操作系统是如何组织的?这三个问题需要结合市场认知、治理结构、管理文化、资本规模、人才结构、客户基础和执行力来仔细考虑。 每日新闻:国内证券公司有可能崛起为像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世界级投资银行吗?它们会在次贷危机中重蹈覆辙吗?薛荣年: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巨大影响力正在从整体规模向实质性领域深化。企业发展迅速,财富人口巨大。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国内证券公司在自主经营能力释放后,成为世界级投资银行是必然的。目前处于行业前沿的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等优秀证券公司,更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投资银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证券公司作为市场组织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券商要坚持“三个公开原则”,为实体经济提供可交易性、价值沟通、风险收益分配、流动性管理等服务,实现良性发展。如果他们投身于对投机技术的追求,他们最终将遭受“灭绝”。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些年经纪行业的全面管理和规范运作为今天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虽然目前的改革和创新显示出监管的大幅放松,但在实践中的监管将会越来越强。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国证监会在监管理念和队伍建设方面日趋成熟。例如,刚刚在深圳召开的证券公司风险防范培训会议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信号,一方面注重创新,另一方面注重风险防范。 日报:对于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你有什么建议?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薛荣年:新股发行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和矛盾,但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一两轮改革,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较改革前有了很大提高,发展总体健康,市场化方向正确。只有坚持市场化,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参与者的职业价值。 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放松行政管制,加强对交易行为的监管,促进市场参与者回归职责,特别是鼓励发行人披露信息,加强中介机构的诚信行为,提高中小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加大对内幕交易的处罚力度。对于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水平要由市场来判断,实质性的审查和行政性的定价指导往往会扰乱投资者的预期,削弱市场的独立调节功能。 只有崇尚诚信、有明确规则、独立运作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只有健康的市场才能在投资者心中形成“美丽资本市场”的形象。 日报:目前新股发行基本停滞。如何解决800多个排队新股的“堰塞湖”问题?薛荣年:与许多国外市场几近枯竭的ipo业务相比,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仍有近1000家企业寻求在国内市场上市,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资本市场保持足够的信心。我们需要从市场体系中清除投资和融资需求之间的“瓶颈”。随着投融资选择的丰富,ipo的机构红利将会消失。企业不一定会选择这种“单一桥梁”进行融资,投资者也不一定会通过供求关系购买和建立预期。 前一阶段,我有幸参与了证监会的讨论,我建议用“三个措施”来解决“堰塞湖”。第一项措施是让保荐机构进行自查,对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予以退出。我预计,在目前接受审查的800多家拟上市公司中,约有20%可能因经济波动、行业周期、战略变化等原因而不符合上市要求。,并应选择退回或暂停上市申请;第二项措施是让没有融资需求但希望尽快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直接上市或在“新三板”上市。这些企业应该有30%;第三项措施是,有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约有400家,分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板块,一年内消化完毕。

标题:华林证券薛荣年:唯有健康的资本市场才是美丽的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