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5字,读完约8分钟

[小康社会不是乌托邦,它应该是人民的小康社会。没有人的因素,谈论小康社会是概念性的,即空是中国的一座城堡 作为1981年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口基金奖学金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顾常宝自1986年回国后就一直从事社会人口学研究 为了解决农民工短缺和人口红利等问题,《中国商报》记者近日前往中国人民大学采访顾常宝。顾认为,农民工短缺不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是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实现小康社会,我们应该对人口结构和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口政策急需调整,越拖越被动 中国商报:近年来,许多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呼吁调整人口政策。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下一次政策调整?古:当前形势越来越被动,拖得越久,解决问题就越困难。长期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观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资源稀缺,所以控制人口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人口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的人口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实施,目前的人口状况与30多年前大不相同。我们的人口概念必须相应地改变。特别是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生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老龄化程度迅速加剧。然而,整个社会很难改变其长期以来的心态。因此,政策调整仍然存在许多障碍。 人口政策的变化需要有前瞻性,但人们很难从远处看。人口发展不同于经济发展。例如,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好。通过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可以迅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却不是这样。今年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少,六年后上小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十八年后上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二十多年后进入市场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口变化规律,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但人们往往缺乏意识或出于某些考虑故意回避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小学建成了,但没有学生,所以它不得不关闭。幼儿园已经建成了,但是孩子不多,所以我们必须把它改成养老院。因此,中国必须迅速调整政策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但现在看来,人口政策调整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每日:人口结构影响从教育到就业的各个层面。例如,十多年来,农民工短缺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作为一名人口统计学家,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顾:关于农民工短缺问题,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农民工短缺问题。民工短缺的原因是年轻人太挑剔,不愿意做很多工作。事实上,农民工短缺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持续20年的低生育率,出生人口已经萎缩多年,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中国的人口结构,我们会发现民工短缺实际上是30岁以下年轻工人的短缺。据预测,20-24岁新增年轻劳动力的数量将从2010年的1.25亿下降到2020年的6800万。这意味着中国整体劳动力将迅速老龄化。这些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中青年人的急剧萎缩,必将损害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可以预测,中国劳动力的变化将是一个三部曲:第一步是年轻劳动力的减少,第二步是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第三步是劳动力总数的萎缩。从现在起的20到30年内,这个三部曲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因此,农民工的短缺不是暂时的和局部的,而是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用巨大的劳动力总量来证明“劳动力充裕”,进而否定中国“劳动力增加、劳动力老龄化”的长期趋势,不利于认识劳动力供给的严峻形势,不利于做出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口政策变化。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因素。你认为中国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人口状况如何? 顾:我用四句话来概括中国未来30年将面临的人口形势:长期低生育率、严重老龄化、高度城市化和大规模流动。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特点是中国社会过去从未经历过的,它们将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首先,生育率很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目前的总生育率只有1.2,这在人口统计学上是极低的。生育率下降有惯性。如果你看看我们周围的80后和90后,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生育率在未来不会继续下降。此外,根据人口发展规律,提高生育率往往比降低生育率更难。有些人担心一旦生育政策放开,许多人会生育更多的孩子,生育率会迅速上升。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第二个是衰老。中国老龄化有三个特点——速度快、数量大、未富先老。这将使中国的养老面临巨大挑战。然而,我们对如何管理老龄化社会以及如何处理相关问题的理解才刚刚开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多地方,六层以下的建筑没有配备电梯,但是对于60或70岁的老年人来说,没有电梯他们可能无法下楼。甚至不能下楼?他能快乐地生活吗?这不涉及养老金问题,也不涉及医疗保障问题,但已经是一个严重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的改善和流动性的增强是相互关联的。目前,人口迁移已经超过了出生和死亡,成为主导中国人口状况的最重要的人口因素。然而,我们对这些的理解远远不够。 这四个特征不仅是中国人口未来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基本特征。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经历。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的到来,我们缺乏经验、准备和理解。 日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首次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你对未来的小康社会有什么看法? 顾:目前,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讨论非常热烈,包括小康社会的定义、内涵、指标和评价等,但对中国如此深刻的人口变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重视。事实上,小康社会不是乌托邦,它应该是一个人人的小康社会。没有人的因素,谈论小康社会是概念性的,即空.的一座城堡小康社会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不充分考虑未来中国社会的四个基本特征,我们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建议,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未来进行科学分析,有清醒的认识,有务实有效的对策,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小康社会。 年轻人应该提高他们的生殖权利意识 日报:我也在采访中遇到很多年轻人,他们的生育意愿不强,所以有这样一种态度,这与我调整人口政策无关。你认为这种现象怎么样? 顾:我们刚才谈到了反对人口政策调整的力量,其中有些人是80后。有时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许多类似的评论,说你们人口统计学家无事可做,我们不想有更多的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口政策需要调整?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的生育权意识非常薄弱。 我们说生殖权利是基本人权,你有权决定是否要孩子,以及你有多少孩子。应该理解,你是否愿意生育和你是否有权利生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必须加以区分。 日报:如果一个年轻人选择不要生活,是不是人口政策的调整与他或她无关? 顾: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的中间。现在我们在争取人口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我们是在争取所有人的权益,包括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从目前的人口结构来看,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年龄超过45岁,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看看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金字塔。很明显,上面最宽的地方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就是八十年代以后。 所以我一直说,如果人口政策不变,这些80后可能拥有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幸福的童年,但他们可能拥有最悲惨的老年。由于当时的人口结构,从底层看,中青年人的比例很低,而恰恰是这一批人要交税、要交养老保险,而这一批人支撑着一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我们呼吁调整人口政策,事实上,通过提高生育率,人口政策下的年轻人将会扩大,人口政策的支持力度将会加大,中国的人口金字塔将会更加稳固。因此,人口政策的调整与每个人的权益息息相关。

标题:顾宝昌:建设小康社会应充分考量人口因素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