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2字,读完约4分钟

林毅夫是第一位将中国经验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国经济学家。在2008年至2012年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期间,他不仅与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有效合作,还与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和经济学家进行了对话。林毅夫从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出发,进一步发展了他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观察和总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这不仅突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局限,也为理解发达国家面临的结构调整困境提供了启示。他的工作值得国内外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以了解当代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 林毅夫的博士学位来自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倡导美国市场经济而闻名。林毅夫的人生经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用西方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语言和方法总结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强调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对抗,他的思想成为东西方经济界交流的桥梁。 林毅夫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机遇,逐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瓶颈,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他的研究不仅有理论和历史依据,而且有各国的实践案例。这与象牙塔经济学的理论非常不同。经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的圣地是生物学,而不是力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静态机械均衡模型。然而,林毅夫引入的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战略的概念闪耀着生物进化思想的光芒,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只解释现状而不能指导变革的局限。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理论模型的数学化,代价是经济思想的分散化和个体化。林毅夫作品的吸引力在于正视当代社会的问题,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而不是欣赏美丽的数学模型。林毅夫在世界银行工作期间出版的几本书几乎每一个标题都有光辉的思想: 新结构打破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只关注国家而不关注结构的通病。 对繁荣的追求跳出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因为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往往会把国家和人民引入拜金主义和金融泡沫的歧途,而共同发展才是“繁荣”的真谛。 从西潮到东风冲破启蒙运动西方中心主义的阴影,从东亚和中国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本体与无”是东西方思维范式的对话。除了西方读者熟知的“阴阳”概念外,林毅夫还将老子《道德经》尊重现实的研究思路——“常无”概念引入西方知识界,与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情结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每个人都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一样,对“通常什么都不是”的认知领域感兴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的智慧也将走向世界。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工作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从而开启而不是结束对未来的探索。如果我想批评林毅夫工作不力,我想征求林毅夫的意见。 首先,林毅夫似乎高估了发达国家的善意,低估了利益集团的抵制。金融危机表明,发达国家结构调整的困难可能比发展中国家更加严重。当然,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他的演讲地位自然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 其次,对于小国来说,相对优势可能是一种现实的发展战略;然而,对于大国来说,如果追赶战略能够利用大国的规模优势,从后面追赶可能不是不可能的。这是中国可能比德国、苏联、日本和韩国走得更远的一个重要原因。“东风”应超越“西潮”,这可能与中国改革的双轨体制相同。中国的发展也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在积累外汇、利用比较优势战略更新技术的同时,以赶超战略占领科技制高点,确保中国的自主发展战略不受“西方浪潮”的制约和干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离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的科技基础。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重视这一历史经验。在发展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即使是没有规模优势的小国也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发言权。如果可以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1世纪的后美国时代引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标题:林毅夫:探寻繁荣真意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