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85字,读完约16分钟

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理论和制度创新开创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新局面——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军和亿万农民的黄金十年《中国经济时报》: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十年里,它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最好的局面,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受益最大。你能从宏观角度梳理一下中国近十年来“三农”的成就吗? 韩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时期。综上所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九年增长,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2011年,迅速增至5.7121亿吨。2012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棉花、油籽、糖、肉、蛋和牛奶的产量有了新的突破,各种农产品(000061)市场丰富。在第二个方面,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民收入实现了“九连冠”,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8%。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收入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形成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收入来源结构。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36%上升到2010年的41%;从2005年到2010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平均贡献率提高了47.2%。农民工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流通条件的改善,在国家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农村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三,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一是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得到推进。这三项制度在2012年实现了全覆盖,其他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五保供养,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责任逐步回归,农村社会保障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实现。三是水、电、路、气、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第四方面,加强农业、惠农富农的政策不断得到加强。第一,为了保证粮食市场的供应,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逐年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08年,鉴于一些农产品价格下跌和"销售困难",在主要产区对玉米、大豆和油菜籽实施了临时储存措施。第二,各种农业补贴制度逐步建立。2002年,国家启动了大豆良种补贴政策试点。目前,补贴品种已扩展到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马铃薯、花生、青稞、猪、奶牛等。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已经全部到位。2004年,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制度,为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购置提供补贴,并不断增加品种目录以增加补贴。同年,中央政府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为了减少化肥、柴油等农业原料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中央政府于2006年出台了农业原料综合补贴政策。这四项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直接补贴资金达1406亿元。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费补贴。各种直接补贴政策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赢得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支持。第五,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首先,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到2003年全面推广,再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历时2600年的“国粮税”只用了6年时间就彻底结束了。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我们启动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农村债务清理和教育债务清理。二是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第四,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以管理和风险责任向省人民政府全面转移为标志,第一轮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顺利结束,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支持对象已经扩大到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生产、加工转化、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农业银行(601288)进行了改革,确立了农业银行服务农业的方向。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参与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在第六个方面,在维护移徙工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以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工伤保险条例》不断修订,形成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显著改善农民工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服务。 “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经济时报》:上述成就与与时俱进推进“三农”理论创新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十年里,你们直接参与起草了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九个中央一号文件。你能概括一下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主要理论创新吗?韩军: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以来,全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律的把握进一步深化。中央政府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现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我们制定了“多予、少取、放开”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战略任务、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基本方向、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为根本要求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大理论创新为“三农”的实践创新和政策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有七个: (1)最重要的是:“三农”工作的新定位 。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应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对于推动全党和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要有三点:第一,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就在农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第二,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这时,虽然农业不是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母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基础太脆弱,就无法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农民安居乐业始终对政权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和谐、稳定、健康的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良性关系尚未建立,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明显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差距过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不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系,不仅会制约内需的扩大,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我们不能以农业论农业,以农村论农村。要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改革城乡分割的各种体制,充分发挥城市在农村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3)“两个趋势”:发展阶段的新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工业积累具有普遍趋势;然而,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 新世纪伊始(002280),从发展阶段看,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业化中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战前,日本处于以农业支持工人的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日本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韩国也从农业部门提取工业资本,并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保护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如果农业得到加强和及时反哺,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和谐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相反,如果我们继续挖掘农业而忽视它,就会出现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甚至社会动荡和倒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了“工业兴农,城市带乡”的长效机制。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是处理好对农民的“索取”和“给予”的关系,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使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性要求。此后,各种覆盖农村地区的公共财政政策相继出台,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已经从相对狭窄的农业生产延伸到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农村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逐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实现了农民从定向到非定向的重大转折。 启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即加快城市化进程,向农民开放城市大门,为农民在城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民在城市拥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入和留在城市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一直立足于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从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转移,保障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农民工健康发展。农民工一端与农村和城市相连,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和资本的双向流动,不仅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已经多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发展生产,富裕生活,文明乡风,廉洁乡村,民主管理”。(六)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已进入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要充分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第二,必须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三,要充分考虑中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障碍和突出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滞后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选择了发展大型家庭农场的道路;其次,日本、荷兰等国选择了发展小规模家庭农场的道路。第三,在前两类之间拥有资源禀赋的国家,如德国和法国,选择了发展中等规模农场的道路;第四,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选择了大农场和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北美等发达国家以大农场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能选择拉美大农场和小农户并存的“二元”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途径,即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而不是片面追求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吃饭一直是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粮食基本自给作为首要目标。可以说,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在任何时候都无法突破的“两条底线”。(七)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决定》对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新阶段,农民需要政策激励和制度公平。保护农民权益,建立城乡公平的制度框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变“三农”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改变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状况,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进步的良好局面。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韩俊:推进“三农”理论和制度创新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