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5字,读完约3分钟
5月9日,“权威人士”再次谈到中国经济。同一天,刊登在头版的《人民日报》翻到第二页,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权威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运行不能是“U”形,更不能是“V”形,而应该是“L”形。
这是自2015年5月以来,一位“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上以这种方式谈论中国经济。第一期是2015年5月25日出版的《中国经济五问》,第二期是2016年1月4日出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七问》。
这篇题为“一季度初问大势”的文章被认为在第二季度有很强的经济判断和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这位“权威人士”首先提到房地产存在泡沫风险。
“权威人士”指出,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加。
另一方面,有人提到房子是供人居住的,这一立场是不能偏离的。要以人的城市化“去库存”,而不是以增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逐步完善以中央主管宏观和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解释说,之前出台的一些房地产市场政策主要是出于短期稳定经济增长的需求,但今年一季度以来,经济相对稳定,房地产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有必要从整体上控制房地产市场,禁止一些高风险、高杠杆的行为,使房价能够缓慢上涨。
张军指出,随着一线城市和一些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出现了高房价现象,已经存在泡沫风险。因此,通过有效的差异化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可以回归需求侧,解决住房需求。
中国房地产住房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库存化”通常来自于鼓励新市民在城市购买住房。至于增加杠杆,顾云昌认为我们应该理解“增加杠杆”的含义。在他看来,降低首付、降低利率、提高按揭贷款限额都可以理解为“增加杠杆”,但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肯定。对于一些场外集资和其他投机性房地产活动,应予以禁止。
顾云昌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分别研究。对于一些热点城市,应该没有更多的杠杆,但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必要性。我们应该让行政权力慢慢消失,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恢复市场的力量。
关于房地产的声明还指出,有必要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并取消一些过时的行政措施。然而,如果大力刺激,泡沫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这一教训必须吸取。
对此,上海中原房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卢文喜认为,从未来楼市调控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央层面的政策很可能就此打住,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然而,地方政府将出台相应的措施,例如,仍将有政策支持三线和四线,以鼓励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住房消费。然而,住房消费不再是单一的销售,而是包括租赁在内的多层次需求。对于过热地区,如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仍将采取“高压”政策,以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标题:权威人士首提房地产泡沫: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优房客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