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0字,读完约7分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司长陈亚军在2018中国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做了主旨发言,他说,发展特色小城镇要解决七大问题。(人民网张贵贵/照片)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吴震国)今天上午,2018中国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司长陈亚军在题为《推进特色城镇规范有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许多地方推进特色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倾向性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部门,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布局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密切关注近年来各地区推进特色城镇建设的情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陈亚军指出,特色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观念定位不清,盲目发展导致质量差,同质化没有特色,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不足,重视形象工程,盲目借贷增加风险,房企过度参与导致房地产。
特色城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新型城市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种尝试。如果发展得好,不仅会产生新的经济和新的动能,还会创造出适合居住和工业的新的发展空空间。然而,如果发展不当,由大量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可能比大城市疾病更难处理。陈亚军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偏差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特色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和推进特色城镇和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
其中,《关于加强特色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目的是明确特色城镇的发展方向。该文件明确界定了特色城镇和小城镇的形态观点,强调必须坚持创新探索,防止穿新鞋。老路,要坚持因地制宜;为了防止仓促采取集体行动,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建设;预防千城,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形象工程。
同时,文件提出了“五要五不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防止政府一刀切,并在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陈亚军说,文件的核心精神是以新的发展引导特色城镇和小城镇建设,规范和引导各地区特色城镇和小城镇沿着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有序的政策轨道前进,不要盲目吹,更不要遍地开花。
针对上述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相关部门于2017年12月4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和推进特色城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包括准确把握特色城镇的内涵,合理借鉴浙江经验,注重打造特色,有效推进三次产业融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落实创建标准体系,严格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房地产走势,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规范特色城镇建设的总方向,也是地方政府实际运作的总要求陈雅军最后说道。
延伸阅读: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七大问题
(内容摘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司司长陈亚军的主旨发言)
首先,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在一些地方,特色城镇被视为一个篮子,里面什么都有,越深入基层,就越明显。例如,在一些地区,特色城镇等同于普通小城镇的建设,在空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推广建设。另一个例子是将特色城镇等同于旅游景点、文化旅游或企业体育的综合项目,只注重单一功能,而忽视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混淆了特色城镇的概念,违背了建设特色城镇的初衷,难以在一个集中的空空间内实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二是盲目发展,质量低下。在一些地区,一些地方政府抱着抓住国家政策红利、多报的心态,正在下大力气,增加各级政府的数量。他们只需要帽子,不管他们有没有地基,不管他们能不能建,他们必须建一个有特色的城镇。在一些地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特色城镇仅仅在三五年内就建成了。刚才许主任也说,建设特色城镇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8-10年是不可能的。在一些地方,粗放的土地利用、重增量的扩张、轻存量的改造,脱离了原有的城镇,开辟了新的建设领域,引发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冲动。有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薄弱,有些地方出现开山填湖破坏景观和牧区的现象。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浪费人们的钱,破坏环境,影响环境。
第三,同质化严重,特征不明显。有些地区简单模仿、照搬浙江的经验,只学形式不学灵魂,甚至学以致用,比如套用,很多城镇注重文化旅游、休闲保健,还有很多基金镇内容相似,确定的形式和功能脱离实际。另一个例子是缺乏挖掘自身的特点。一个规划设计方案被多次复制,没有反映出工业特色、建筑风格和城镇整体风格的地域差异。如果城镇失去了它的特色,它将失去它的活力,这可能会浪费资源和失去发展机会。
第四,政府主导倾向明显,市场化程度不够。一些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思路,不重视市场的作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比如用领导者的意志代替市场的规律,用一厢情愿的想法发展自己有前途的特色。例如,在融资方面,政府投资的比例不高,这取决于优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例如,政绩观的作用被混淆,政府不仅在投融资上支持企业,还承担了许多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这可能导致小城镇长期可持续经营的困难,甚至出现空“鬼城”现象。
五、重东西不重人,搞形象工程。有些地区不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物质建设和美化,忽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如重视工业而忽视配套设施,强调发展优质产业,忽视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对人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例如,为了创造一个新的景观,放弃原来正确而良好的文化基础,按照建设新城的理念来建设新城。例如,在一些地方,据说原居民集体迁出,忽视了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这实际上是新城建设的延续和变异,容易导致大量的形象工程,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盲目借贷,积累金融风险。在一些地区,以借钱来获取政治成就和偿还债务的心态,大量的债务被用来建设特色城镇。例如,政府投入很大,比例过高,程健区少数中心地区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行的情况尤为严重。当年政府投资支持规模大大超过县级财政收入。例如,盲目比较投资规模,或利用县级平台公司为评估任务筹集资金,或对现有债务和新增债务缺乏统筹规划,对债务偿还资金来源缺乏考虑,这些忽视地方财力的做法将扩大地方财务报表,增加地方政府财务风险。
七、住房企业过度参与,城镇房地产。一些房地产企业以特色城镇著称,并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例如,一些地方重点关注如何使用土地以及如何开发和管理以获得土地收入。例如,打着发展工业的旗号,城镇房地产比重过高,工业及相关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另一个例子是,该镇的商业模式不成熟,随后的盈利能力令人担忧。另一个例子是,房地产企业没有专业的操作能力,并有逃跑的风险。很容易形成一批新的房地产需求,给政府带来维护和社会治理的负担。
标题: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特色小镇发展存在7大问题需要重点防范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