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8字,读完约6分钟
原始缪迅上海的旧底子
在曹杨新村:
感知上海的故事
文/鲁迅
上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居民住宅区比勒陀利亚区曹杨新村的居民们于去年7月接待了来自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突尼斯、摩洛哥、印度尼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学生“做一天上海人”的文化体验活动在曹杨新村火热地展开。 我有幸作为陪同,参加了这个文化交流活动。
村史馆:让洋学子“穿越”68年感受到上海的巨大变化
“中国有上海,上海有曹杨新村”。
曹新村旧影
在街道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做一天上海人”活动的第一站是参观曹杨新村史馆。 村史馆1~4楼的展厅陈列着大量的照片、实物、ppt展示,曹杨新村这一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68年的变迁和迅速发展生动地走过了道路。
新村居民采用的旧收音机、电视、缝纫机、粮票、凤凰牌28式自行车、万宝牌冰箱、三五牌台钟表……还有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典型新村家庭、百货商店等,多次称赞俄罗斯姑娘埃琳娜和哈萨克斯坦年轻人,
1952年7月3日,一名工人刚离开曹杨新村内的公共浴室。
村史馆馆长丁先生告诉留学生们,今年曹杨新村开始了旧住宅的配套改造,在不破坏房屋整体结构的基础上,重视满足民生的诉求进行了内部综合改造。
年10月,以“建国后第一个体民新村”的身份,曹杨一村被选为第一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近70年历史老工人新村的荣耀和骄傲将在新时代被适当珍视。
在放映大厅里,大家坐在长椅上热心地看着微电影《心曹杨》。 这部微电影通过法国姑娘和曹杨年轻人的恋爱故事,艺术地表现了曹杨新村的风景和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和市井生活,博得了大家衷心的笑声和喝彩。
“打卡”铁路农贸市场:跟着居民买菜很好吃
临近中午,几辆公共汽车慢慢驶向曹杨铁路农业贸易市场,留学生们来到了改建旧铁路的曹杨农业贸易市场。 在环境相当清洁清爽的农业贸易市场,装饰的摊位就像一个小箱子:各种蔬菜、瓜果、豆制品、海鲜鱼类、肉类等丰富,令人赏心悦目。 留学生们一边玩一边拍照。 “你好”、“西瓜便宜”、“可以吃一个”……摊主们用简单的英语热情地欢迎大家。
曹杨一村集贸易市场的旧影
除了看蔬菜鱼肉摊、农贸市场销售的各种日用杂货和上海人经常吃的各种小吃零食外,还有很多同学引起留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品尝锅贴、粽子、酿酒等小吃,对“舌尖上海”赞不绝口。
也许是为了市容环境改造吧,这个有名的铁路农业贸易市场即将正式关闭。
居民家:一起包馄饨,吃正宗的上海菜。
是午饭时间了。 让“洋学子”们吃正宗的上海小菜,住在曹杨新村中关村区的王阿姨发挥了看家的能力,凉菜做了四喜烤麸、黄瓜凉菜、自制酱鸭等。 热菜做了宫保鸡丁、红烧肉、芹菜炒鱿鱼等上海特色菜。 主食准备了鸡蛋炒饭和荠菜肉馒头。 鸡蛋炒饭是扬州炒饭的原料。 胡萝卜、方腿、鸡蛋、颜色香味俱全。 “菜肉馒头是家里自己包的”。
王阿姨特意把二十张没有包的馒头皮留在身边,邀请留学生们一起做馒头。 看到摆满桌子的料理,留学生们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 甜糯的红肉被嘴里称赞,很快被抢空了,宫保鸡丁、糖醋小队、椒盐卷饼、红烧狮子头等家常菜也引起了食欲,边吃边竖起大拇指,“厨师”的王阿姨在旁边开花。
居民详细说“香远益清”:期待中国文化传遍四方
“做一天上海人”不仅仅是学馒头和吃中国菜。 饭后有学更精彩的书法、学剪纸、学学说上海话的节目呢。
擅长中国书法的小区居民候先生让洋学子们参观了书画室。 秘鲁女孩玛丽亚在孔子学院学过中国书法。 看侯先生写的条幅《香远益清》,有趣地问了这四个汉字的来源和意思。 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侯先生,这四个字来自中国古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夏莲花的香味会变远。
玛丽亚和几个西班牙、墨西哥同学高兴地说,这个“香远益清”一词可以用来比喻中国文化像夏天盛开的莲花一样,传遍世界各方面,让我们大家有机会享受其中的美好
侯先生多次表示同意。 大家都说得很好。 如果大家有机会来中国的话,欢迎来我家的客人。
社区中心:老母亲“旗袍表演”展现魅力
当天下午,留学生们来到曹杨新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声乐室,他们看了上海阿姨的广场舞练习。 在图书室里,大家都和喜欢读书的居民们交流。 活动室里,来自摩洛哥的年轻人哈桑和上海的叔叔打乒乓球。
在舞厅,曹杨新村老母艺术团表演了“旗袍表演”,同学们衷心佩服曹杨新村阿姨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才能。 老母艺术团的阿姨们轻划眉毛,施点粉黛,身着五颜六色的旗袍,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江南民谣旋律而来,优雅的步伐和华丽的旗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东方女性以前流传下来的优雅、端庄美丽
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同学们和阿姨们一起唱着彼此熟悉的歌,跳着快乐的舞蹈,现场充满了喜悦。
在新村街区和曹杨公园与居民们进行亲密交流,看到拍照的留学生们,带领团队的老师们非常高兴。 活动的目的达到了,留学生们就是这样做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忙。 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天上海人”的活动结束了。 和小区居民在一起的时间不到8个小时,但大家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的好朋友。 这次“做一天上海人”活动忙得不得了的社区文化交流中心的徐先生、丁老师、黄老师和新村居民和可爱的洋学子们亲切地告别,约定总有一天再来客人,“做一天上海人”。
鸣谢:缪迅先生分享原稿!
鲁迅先生的热文
⑵⑵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⒊⑵(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4) (35) (36) (37 )文化广场上有消防英雄纪念雕刻
( 38 )上海的旧基底
我每天为桌子发送很棒的复印件
打开被封印的记忆,寻找过去的岁月
谈上海的旧底子
想起上海的老底子的人
诉说上海的旧情
以史明志开辟未来
原标题:“在曹杨新村:感知上海故事(作者:缪迅)”
阅读原文。
标题:要闻:在曹杨新村: 感知上海故事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