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32字,读完约13分钟
从宁静的农田到喧闹的工厂建筑,这条30年的开拓之路给曾经贫穷的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3000元起步的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40亿元的企业集团,过去的“小打小闹”已经演变成现在的行业竞争。在过去的30年里,张带领他的“汉索王国”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
在青岛,六月底,当你下火车的时候,你可以闻到淡淡的海水的味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景色在细雨中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沿着海岸,记者驱车前往位于崂山脚下的青岛瀚嘉有限公司(002498)。
“汉河村,贫穷的地方,荒山和贫瘠的地区不争食,吃得少,缺钱,单身汉多,有些女人不嫁汉河郎。”在古老的静乐,这个只有680个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0元的偏远村庄现在是一个不同的场景:群山环绕,有分散的现代工厂与海蓝色和白色的塔,蓝色和白色的装饰就像城市之间的清水和蓝天。远处新建的办公楼、设备齐全的学校、整齐划一的青砖高层建筑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重新审视这一切的策划者——原汉河村党支部书记、青岛汉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
“有时候你可以看到他在附近,穿着白衬衫,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最简单的方法,你不能估计你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刚刚到青岛的首富。”当我第一次看到张的时候,这样的一幅画面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因为他的憨厚、谦虚、内敛的性格,人们很难把他和一个上市公司背后的“头”联系起来。然而,正是这位务实保守的领导者,历经30年风雨,一步一步带领公司实现了卓越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行业内“韩电缆”的惊人传奇。
一个村庄的崛起
在当地,张的创业史是一个足够好的故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社区)、村社、小集体企业发展很快,呈现出“大大小小工厂满天飞”的生动景象。此时,迫切需要改变的汉河村的人们也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业以外的生产,摆脱难以承受的贫困。1982年,汉河村迎来了新任党支部书记张。在他的领导下,汉河村开始探索一条以工养农、以厂兴村的新路。
“起初,我雇了三位退休的师傅,他们曾在电缆厂工作,回收废铜和废铝,加工铜棒和铝棒。”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松,张越来越感到原来的业务范围狭窄,效益不尽人意,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当时村里除了外来的师傅,没有技术人员,资金很紧张。此外,集体债务超过30万元,从银行或其他村庄借钱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张无疑面临着一顿没有饭吃的局面。
为了“锅底找米”,张拿出家里仅有的1000元,向邻居借了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他带着一个分公司的同事把旧门板做成一个配电盘,并把它加工成简单的设备,旧零件被别人淘汰;由于没有厂房,他们翻修了四个牛棚,并将其改造成电线电缆生产车间...最后,在汉河村人民的期望下,青岛崂山汉河电线厂于1983年成立。
“你看我们公司现在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他用3000元带领一群人努力工作吗?”站在亚洲排名第二的汉考博垂直厂房的顶层,我身边的汉考博员工问了记者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在企业成立之初,为了节省资金,张和他带领的汉河人处处精打细算:他们买了生产用的螺丝,又秤了铁丝;被邀请的主人应该在工厂领导家吃饭;为了联系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张等人去市区做生意,并且为了省钱经常忍着晚上回家吃饭。如果他们谈生意晚了,赶不上末班车,他们经常步行20多公里回来。1986年,在企业成立后的第三年,他们终于还清了村里30多万元的外债,这不仅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大大改善了汉河村人民的经济和生活环境。
“虽然日子很苦,但他们也很快乐。那时,我觉得为村里的繁荣做点事,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每个人都有工作,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再次回想起张的往事,不禁莞尔,但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望向窗外却充满了喜悦。
对于张和汉河村的人来说,企业的成功并不幸运。像所有乡镇企业一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实施,韩电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村社企业,但经营五六年后,利润开始下降,大多数村社企业甚至破产张告诉记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企业在探索工业承包过程中产权关系不清,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承包商拼命争取设备,挣来的钱被承包商拿走,损失的钱属于集体,许多企业就这样倒闭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韩电缆从1992年开始就按照生产团队的评分制度进行管理,每年从利润中提取30%以上的净利润进行分配,大部分利润用于企业的再开发,以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资金需求。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这些积累转化为个人股份,让员工尝到甜头。
变革过程中的创新为韩电缆的未来发展积累了资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规模奇迹。据记者了解,韩电缆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2011年,韩电缆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近20%。
村民富有,企业富有,但创业的艰辛和困难给张留下了勤劳、朴实、坚韧的印记。他的女儿仍然住在青岛一栋不起眼的家庭建筑里,多年前市政府授予的奥迪a6也陪伴了张多年。然而,这个生活近乎苛刻的山东人,也有自己的执着和固执。“近年来,他在设备和技术方面投入巨资,甚至在许多前瞻性领域加大了布局。”韩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凯告诉记者。
据悉,韩电缆从1994年开始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开始建设高压、超高压电缆生产测试示范基地、高压电缆材料生产测试基地、电缆附件研发基地。公司拥有国内乃至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六条立式超高压电缆绝缘生产线,以及来自德国、芬兰和瑞士的80多套世界级生产测试设备和500多套各种测试仪器,关键研发测试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此基础上,汉兰还建立了创新的投资机制,多年来坚持每年投资数千万元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企业跳出低档产品生产水平,进入R&D和高档产品生产领域,努力实现尖端产品的本土化。
中国首次成功研发出国内电压等级最高、截面最大的500kv/2500mm2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国内首个集电力和信号传输于一体的长距离无缝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技术研发项目;国内首个成功解决矿用电缆频繁弯曲的技术;中国首家为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及附件系统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企业...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张司夏带领他的“汉缆王国”登上了电缆制造金字塔的顶端,填补了国内空空白,走出国门,展示了全国电缆企业的“国际典范”。
向现代企业的演变
有一次记者问张,几年前的媒体同事采访他时,他的印象如何,得到的回答是:他不善于言辞,但简单低调。在谈话中,山东达汗的真诚、坦率以及骨子里对事业的激情和责任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或许,正是这种创业性格造就了韩电缆独特的发展风格:在传统行业中,更追求创新;稳定发展,也要改变。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始终认为最大的威胁和最大的敌人是我们内部的小农意识。可以说,我们在不断打破小农经济意识束缚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张对说道。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原有的传统的乡镇企业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汉缆发展的需要。这时,张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摆脱传统乡镇企业的束缚,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张借鉴苏南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决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吸收不同所有制成分,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具有法人资格的所有制企业。1997年,在控股的前提下,汉考博先后吸引了四家外部法人实体入股,成立了青岛汉考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种结合,企业从原来的村社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产权进一步明晰,社会上分散的资金迅速组合成集约型资本,为企业的下一次大规模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的同时,韩电缆还利用“稳定、多元化”的资本运营机制,成功地实施了合资、控股、收购和独资的资本运营方式。利用在长沙投资1000万元与湖南电力控股长沙汉河电缆创业有限公司的机会,迅速占领湖南市场,以最低的价格收购了破产的国有焦作电缆厂,并成立了青岛汉兰焦作分公司,使汉兰在超高压领域的产能翻了一番,获得了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张率先建立了以成本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围绕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电缆附件及绝缘材料、船用系列电缆、超导材料等高端系列产品,加大研发力度。参与了多项电线电缆行业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查,在超导材料和电缆、高压电缆材料、特种电线、电气设备在线检测等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0年,翰兰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标志着瀚和品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韩电缆201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目前在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公司利润在行业中名列前茅,拥有17项发明专利(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
随着企业规模和机制的扩大和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汉缆高科技人才队伍,已成为张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韩电缆除了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使用专业技术人才、工人、技术人员和高级工人,通过博士后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端测试制造设备外,还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知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Xi交通大学和上海电缆研究所,通过同步引进和开发,逐步建立起一个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都很强的公司
“目前,韩电缆的董事长是由干技术员一步步培养到销售经理兼董事长的。随着企业发展的加快,我们也在加快现代企业的改革理念,使上市公司的现代管理更加完善。”张告诉记者。
诚信有助于行业发展
2010年,张被胡润和福布斯评为青岛市首富。在听了记者的提及后,他谦虚地回答说,由于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这个“新头衔”名不副实。
“如果报告不正确,那只是根据我的控股权清单计算出来的。我在信息披露中的大部分股份都是通过借款转让的。”为此,还特意给写了一封信,但他的低调作风可见一斑。
在张思的夏天,与个人荣誉相比,当市场大潮来临时,“韩电缆”的奇迹可以延续,而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企业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自公司上市以来,以张为首的韩电缆也从“人治”走向了“法治”。“无论公司是否上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作为经济环境中的要素之一,需要遵守既定的‘游戏’规则。”张说,如果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管理者仍能凭直觉领导团队,那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管理就必须有制度和规则。
“任何使用得当的规则都是武器;忽视将是一把自我毁灭的匕首。”在张看来,规则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而且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
据统计,中国有数万家电线电缆企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国,但前五名的市场集中度仅为8.43%,前65名的总份额仅为30%。在全球范围内,25%的市场份额被八家具有代表性的寡头制造商占据。
由于进入门槛低,生产规模投资失控,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许多不具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和检测等必要手段的“车间式企业”也混杂其中。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商业压力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目前,中国的有线电视行业存在许多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不会小于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此外,在这种无序竞争的环境下,电线电缆行业的资本回报率甚至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张担心的是目前的行业状况。
“事实上,要解决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关键是要依靠法律制度来解决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行业内的优胜劣汰就无从谈起了!”张强调。
如今,行业内的种种混乱和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也使张和他所带领的翰兰人更加坚定了企业未来的质量观。在张看来,“汉合”品牌的质量和信誉远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没有高质量、值得信赖的产品,市场就会失去,失去市场的企业无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近年来,用户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电力用户,他们采用抽样检测来控制工程质量。韩电缆还从原材料、产品技术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其产品质量。一旦收到订单,我们必须做好,即使我们赔钱,不管成本。如果顾客的价格真的太低,我们宁愿不接受这个订单,也不要对产品的材料和成本大惊小怪。我们向社会保证,不合格的产品绝不会出厂。”张对说道。
虽然韩电缆同所有电缆行业的同行一样,也面临着利润下滑的隐忧,但张凭借对新产品和高端市场的把握,对韩电缆的未来仍然充满了希望:“追赶国际电缆行业的先进水平,努力打造行业第一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电线电缆行业的知名企业。”对于张和所有汉缆人来说,每一米电缆产品不仅连接着他们和企业的未来,也连接着汉河村过去30年的发展。
标题:张思夏:缔造电缆行业 “乌托邦”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