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8字,读完约7分钟

全球化进程中有许多障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陡峭的学习曲线

[中国企业家]你能说出多少家中国公司?可能不到10个,甚至只有5个。我们都熟悉青岛啤酒(600600)、国航、中国银行(601988)和联想电脑。也许有人知道华为、海尔和中国移动。然而,没有一个被《财富》杂志和interbrand评为2011年“全球100大品牌”。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还没有达到可口可乐、通用电气、英特尔、麦当劳、谷歌、迪士尼、本田、索尼、大众等国际品牌的影响力。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就收入而言,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2001年,只有12家公司进入财富500强,但10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61家(其中4家总部设在香港)。中国在入选公司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三,略低于日本,也远低于美国。2010年,这61家中国企业的总收入为2.89万亿美元,预计利润总额为1761亿美元。其中,57家是内地公司,49家是国有企业。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入选《财富》500强表明中国企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活跃,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如果我们按照海外资产和销售额对它们进行排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公司主要在中国运营,几乎没有例外。换句话说,即使中国政府不直接或从财政上刺激企业走出去,中国的大企业也必须这样做。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跨国公司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呢?大致有以下10个原因。

首先,很少有中国公司真正在全球运营。海尔、华为、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公司都是罕见的例子。他们拥有全球资本、运营和销售。大多数中国跨国公司(包括银行、汽车、自然资源公司、it等。)只在某些大洲有投资或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远离全球生产、市场、分销、物流、供应、R&D和人力资源网络。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二,中国跨国公司的致命弱点是人力资源,尤其是管理人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具有多语言和多文化背景的管理人才很少,这也是中国企业薄弱资产的关键环节。根据麦肯锡2005年的一份报告,到2020年,中国的跨国公司将缺少7.5万名全球经理人。因此,中国学生涌向国外和国内的mba管理课程,面向中国市场的远程mba教学也已经启航。然而,课堂培训不能取代丰富的国际经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企业开始寻找海外人才,比如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失业人员。2010年,《中国日报》报道称,中国企业海外部招聘了80万名海外员工。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三,与国外不同,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的国内企业文化和商业惯例。中国企业文化更注重个人关系而不是组织关系,企业决策更注重短期利润。这导致缺乏透明度和远见,也导致严重的腐败。此外,中国企业带有政治色彩,中国国有企业的大多数负责人都是由组织任命的,甚至在一些跨国公司也是如此。与竞争对手不同,大多数西方跨国公司没有政治色彩。当然,这不是一个不同的终点。西方商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长期规划、透明和远见、多元文化、预防腐败和组织间联系。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四,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响亮。这需要在广告和培养顾客忠诚度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杰出的非中文名字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第五,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并购受到所有人的青睐,因为它们可以迅速获得先进的技术、销售网络、良好的品牌和其他海外战略资产。正是因为中国企业很少有多语种和多文化背景的员工,他们可能对海外分支机构的业务实践了解不够。并购很容易解决他们的困难。虽然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逐渐增加,但现在看来并不成功。根据该报告,在2008年至2010年中国企业的300次海外并购中,约90%的企业在并购后损失了40%-50%的市值。这在技术、通信和自然资源行业尤为明显。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六,一些中国公司有全球化战略和策略,但大多数没有。他们之所以积极“走出去”,只是因为他们在日益饱和的中国市场之外寻找资金的投资场所,因为政府奖励“走出去”的行为和惩罚;然后,他们只是低估了国外市场的复杂性,只想最大化利润,而不是稳步增加收入。整个管理决策没有遵循市场动员,这是相当冲动的。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七,中国企业虽然有良好的业绩、激励项目和工作稳定性,但管理得分不高。中国大型企业(和中国政府一样)强调等级制度。中国的组织文化强调纪律和服从,这创造了一种避免风险和防止主动的氛围。此外,中国团队合作的概念强调遵循领导者的指示,而不是西方组织所强调的个人平等和社区模式的氛围。这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很少分散和强调个人主动性的事实,这也是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文化发生冲突的地方。这些西方企业的内部制度对中国的跨国公司来说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中国企业倾向于培养具有特定技能和工作岗位的员工,而西方跨国公司采取更灵活的人事政策,强调个人进步、再培训和轮换。在我职业生涯的开始,我可能会在公司学习,在我职业生涯的中期,我可能会在公司外参加培训项目。为沃顿商学院、肯尼迪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提供一个月的晋升培训。中国的商学院,如上海的中欧国际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在不断进步,但它们尚未进入一流的国际院校。随着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中期培训,这种组织文化可能会在中国企业中大规模流行。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八,中国企业在适应外国法律法规、税收和政策环境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透明度和联合管理很少与中国企业联系在一起。相反,中国企业的标签是不透明的决策、腐败的商业行为和海外会计丑闻。很少有中国企业有本地法律顾问。这种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不重视也将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希望;一些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前提交了欺骗性信息,他们还涉嫌贿赂海外政界人士。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第九,面对海外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很少做尽职调查。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潜在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很难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后,在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时,中国跨国公司正面临着互惠障碍。一般来说,与中国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公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中国经营多年的公司,另一种是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前者可能经历了中国的政策限制、投资壁垒和多年非常沮丧的经历(尽管它们可能有很高的利润),而后者则希望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得一顿大餐。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在中国市场,你帮助我们;在海外市场,我们帮助你。问题是中国的跨国公司有两种组织结构,国内和国际结构不同,导致双方沟通不畅。慢慢地,这将导致双方的期望不匹配。

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由于这些原因,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和陡峭的学习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学习和适应,但目前,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业务中只迈出了一小步。(摘自布鲁金斯学会网站)

标题:沈大伟:中国跨国公司不跨国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