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4字,读完约7分钟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硬道理,把握民生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速度,多打基础、惠长远、促发展。把财富蛋糕做大,让龙江人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自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一直坚持把民生放在首位。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直接财政民生支出4404.1亿元,占总预算支出的52%。对民生的投资在增加,人民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黑龙江省形成了什么样的民生工作新格局,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有什么重要的启示?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委书记季。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千方百计扩大群众就业渠道,努力使人民有自己的事业”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黑龙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

冀: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突出矛盾,我们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容量,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扩大产业创造就业。扎实推进创业促就业,出台专项文件,启动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落实创业企业“四放宽、两减、两补贴、一贷款、五服务”配套政策。共有13.5万人获得47亿元小额担保贷款,通过创业和自营职业创造了47.5万个新就业岗位。认真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颁布《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切实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援助,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促进大学生就业。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人民的权利”

记者:黑龙江有很多低收入群体。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是如何提高的?

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农民、石油工人、林业工人、农场工人、设备制造工人和退休人员是黑龙江社会的主体。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是不相称的。让这些劳动群体尽快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级财政和企业尽力筹集配套资金,彻底解决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拖欠工资问题。我们扎实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监管,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实际工资水平,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1500个贫困村推进任务。110多万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率下降到10.6%。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扩大经营收入、增加财产收入和发展劳动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6元,比2006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91元,是2006年的1.1倍。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尽一切可能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努力确保人民有自己的安全”

记者: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器”。你取得了什么成就?

冀::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缩小各群体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宽覆盖、基本保障、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本着“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快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每年集中解决几个重点问题,基本实现城乡统筹。截至去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省70.4%的农业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99%。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保障指标都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切实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城乡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其中90%被列为取消医疗救助扣除线的县(市),供热扶贫、电力补贴、教育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尽一切努力改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努力实现人民的家园”

记者:近年来,黑龙江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亮点是什么?

冀: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是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近年来,黑龙江发生的变化是真实而明显的。不仅城市和农村在变化,垦区和林区也在变化。城乡共同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舒适、干净、方便。其中一个亮点是城乡住房条件的大幅改善。我们大规模开展了“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共投资2753.8亿元,开工建设166.9万套保障性住房,完成90.2万套茅屋改造,惠及城乡306.3万人。项目总量、完成率和受益人数居全国首位。二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做好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处理工作,努力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供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累计投资458.1亿元,建成“三资两疗”项目503个。第三个亮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大力推进小城镇和旅游名镇建设,现代小城镇和小康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尽一切可能满足精神和文化需求,努力使人民过得愉快”

记者:如何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冀::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要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事业优先、加速、均衡发展,使人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大对教育薄弱环节的投入,免费义务教育在城乡普遍实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全省人均公共卫生服务支出达到25元;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召开省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开展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以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精品涌现,文化设施不断加强。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千方百计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人民有自己的保障”

记者: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采取什么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我省企业改制较晚,历史债务多,社会负担重,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重要和艰巨。决策风险评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口救助、互联网监管、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建立了调解中心,1278个乡镇(街道)和8471个行政村建立了早期发现和一线调解走访办公室。当场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煤矿、交通、消防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省份。

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省民生工作基础薄弱,债务众多,但仍存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水平低、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握好民生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速度,多做实事,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努力把财富蛋糕做大,让龙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标题:吉炳轩: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地址:http://www.iiu7.com/wxxw/1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