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9日-30日在福州举办。期间“数智融合 AI CITY引领城市智能跃迁”主题圆桌会同步召开,华为云携手行业专家、政府代表、生态伙伴共同深入探讨AI CITY如何加速城市智能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的话题。

会上,宜兴市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子公司)副总经理、宜兴市“天机镜”城市安全大模型联合创始人周源分享了宜兴“天机镜”城市安全治理大模型建设运营实践,他强调:在数字化浪潮加速城市治理变革的背景下,宜兴市携手华为合作推出“天机镜”城市安全治理大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城市安全治理新路径,打造“可感知、会思考、能进化”的智能生命体,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图片1.png

 

宜兴市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子公司)副总经理、宜兴市“天机镜”城市安全大模型联合创始人周源

创新驱动:定义城市安全治理新维度

面对城市发展中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宜兴市以“双碳”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为指引,将城市安全细分为生命线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资源及生态保护安全、数网安全五大维度,依托华为“盘古”大模型底座,构建起“广监测、精预测、早预警、快处置”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天机镜”之名取自上古神器,寓意其洞察风险、预测未来的核心能力。该模型不仅实现了城市安全事件的智能处置与自主学习,更通过数据互通与系统联动,让城市具备动态感知整体安全状态的能力,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跃迁。

 

图片2.png

 

技术突破:八大特色构建治理“护城河”

作为国内首个开源开放的城市安全大模型,“天机镜”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为核心,结合DeepSeek、各类垂直领域模型等,形成八大差异化优势。

•  风险预测先行一步:通过“主动识别+推演预测”双模式分析,实现风险隐患“空间+时间+量化”预警预测,助力城市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常态化运行。

•  模型进化自主迭代:依托“自创功法+海纳百川”的双驱模式,既能通过强监测、精预测等自有能力夯实基础,又能兼容国产硬件架构及DeepSeek等垂直领域模型,实现能力持续迭代。

•  双图谱精准施策:构建职能链、事件链知识图谱,构建三级穿透式响应机制,快速形成事件主次预测、预警,并快速完成事件定级与跨层级联预案,建立城市安全生命体防护闭环。

•  多模态融合分析:整合文本、视频、传感器等多维数据,自动完成分类分级与次生灾害预警,提升响应能力,为决策者加速处置提供最优方案。

•  全流程闭环管理:打破“事前-事中-事后”传统模式,构建“预测-预警-处置-评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并首创“客户端+移动端”双交互模式,让治理触手可及。

•  数字人智能交互:结合宜兴地域特色开发 AIGC 数字人“智能问数ChatIOC”,以问答式交互实现数据调阅与系统访问,全面提升问答的准确性与知识更新速度。

•  安全体系三重保障:为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到内容合规与应用安全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确保数据不出域、隐私可追溯。

•  十大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涵盖Agent协同、湖仓一体化数据架构、政务双图谱等十大创新点,未来将实现城市安全治理全流程、可信且可复制的自动化治理能力。

 

图片3.png

 

场景落地:打造韧性城市“试验田”

在宜兴实践中,“天机镜”已在城市生命线、政务办公等场景深度落地。城市生命线智能化:除省级要求的基础监测功能外,联合行业伙伴开发低空气象模型、城市供水管网爆管定位预警模型、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模型等多个L2 场景模型,保障城市“血管”安全。政务办公智慧化:在卫健委、教育局等部门上线“政务办公小助手”,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文件处理、数据查询等功能,政务流程自动化率大幅提升。

随着“天机镜”的成熟应用,宜兴正以大模型为支点,撬动城市治理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从太湖之滨到全国版图,“天机镜”城市安全治理大模型不仅是宜兴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更是中国县域在数字时代探索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场景的落地与生态的完善,宜兴市大数据局将携手华为,向全国各地开放“城市安全大模型”系统,真正完成“城市安全治理”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中国城市迈向更具韧性的未来。

标题:从宜兴“天机镜”看城市安全治理大模型,如何赋能城市韧性发展之路

地址:http://www.iiu7.com/wxjj/47450.html